9月9日,全省数字住建培训活动在武汉举行各地住建、城管系统负责人及业务骨干齐聚江城,围绕“数智赋能·推动韧性智慧城市高质量发展”主题,开展交流研讨与实地观摩。
其中,由中建三局绿投公司投资建设运营的黄孝河机场河二期项目作为三个实践观摩点之一,以“数智化驱动流域治理”的实践成果,为全省数字住建领域水环境治理提供了可复制的“样板方案”。
智慧管控提效:数字孪生技术助力流域治理
黄孝河机场河二期项目搭建全国首个城市流域级智慧管理平台。
该平台整合物联网、BIM+GIS、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构建起 “感知 - 仿真 - 决策 - 调度”全链条智慧治理体系—— 通过各监测点位实现流域水质、水位、设施运行等全要素实时感知,依托63座厂站闸门的实时监控数据动态调优运行策略,每10分钟滚动更新预测数据并自动匹配调度方案,运用数字孪生技术搭建三级仿真体系还原流域细节,确保治污、排涝精准高效,凭借数字孪生技术创新应用斩获2024年湖北省职工数字孪生技术应用技能大赛城市组一等奖。
践行 “三个同治”:数字赋能系统治水破局
中建三局绿投公司以项目为抓手,深入落实武汉市水务局“污涝同治、河岸同治、水城同治”理念,推动治理从 “碎片化” 转向 “系统性”数字技术贯穿全流程,构建 “调蓄 + 强化处理 + 行洪” 一体化体系,实时传输300余处监测点数据。通过模型分析优化调度累计削减入河悬浮物12217吨、化学需氧量15189吨,同步提升排涝效能,打通 “源网厂河” 全链条,创新 “地下治水、地上惠民” 模式,实现生态与民生双赢。
彰显治理成效:铸就行业标杆与民生福祉
项目斩获 IWA 国际水协创新奖、住建部 “智慧水务典型案例” 等10余项国家级荣誉,是湖北省首个入选全球基础设施中心项目库的治水项目,2025年获评 “第五批全国环保设施和城市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开放单位”、中国土木协会科普教育基地等荣誉,同时,通过 “城市观察团”“污水变形记” 实践课等活动吸引超万人次参与共治地上公园 “能在河边散步锻炼”,地下藏着“污水净化器”,打造“城市地下生命线”,实现从 “黑臭水体” 到 “生态廊道” 的蝶变。
编辑:赵凡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