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上海昊沧:AI时代下水务智能化的务实转型从重塑水务运营模式开始——先实现业务“可视”、再“可优”、最后“可拓”

时间:2025-10-21 08:58

来源:中国水网

作者:赵利伟

评论(

  当前水务行业面临“智能化提速”与“基础能力不足”的突出矛盾。《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提出,到2027年六大重点领域领域智能终端、智能体等应用普及率超70%、到2030年超90%,许多水厂尚缺乏基本的数字化基础,导致“智能体”落地困难。

  在“2025(第十届)供水高峰论坛”上,上海昊沧系统控制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谭持程发表“从标准构建到重塑水务运营模式的‘三级跃迁’——在线、提质、赋能”主题演讲,他结合上海昊沧20年专注软件的经验,提出智慧化转型应如“一棵树”:以“人在线、物在线、运营在线”和全面自动化为根基,先实现【业务可视,可管,可控】这一“最容易摘的果实”。他以上海昊沧助力华南某水厂实现30万吨水厂“两人运维”的成功案例,说明夯实基础、稳步推进是迈向智能运营的必由之路。

1760338764754671.png

谭持程

  从“业务可视”到“业务可优”再到“业务可拓”,水务运营模式的三级跃迁

  智慧化转型进入第二阶段,需“从业务找数据”转向“用高质量数据反观业务”,挖掘高质量数据价值,推动第二次降本增效。这要求对业务流程、组织模式和运行效率进行系统性再造,实现向“数据驱动指挥与决策”的跃升。但这一阶段的成果并非所有水厂都能触及,前提是系统具备真正的智慧化基础。

  数据质量是智慧化的基础。谭持程以某大型水务集团BI为例,面对每日近10万点数据中大量错误数据报警的问题,上海昊沧通过专业软件实时监控数据,确保数据的准确性、一致性、完整性和实时性,同时每个厂设立数据安全员及时高效利用工具精准核查处理异常数据,保障基础数据真实可靠。

  在保障数据质量后,可通过数据分析优化运营。如,某大型水务公司通过分析发现,将原本不同频运行的水泵调整为同频协作,可使进水泵房能耗瞬间降低10%。通过数据反观业务找到业务数据之间的关联性从而反哺业务,实现第二次降本增效。

  完从业务找数据再到通过数据反观业务的数字化转型后,水务集团在数字化转型中收获了关键成果——“整个团队的数字化运营能力”,实现向第二阶段“业务可优”的进阶。

  第三个重点是“业务可拓”。当前,中国水务企业凭借成熟的数字化运维能力和可复制的系统模式,学习国际水务巨头的曾经的拓展方法,中国水务集团完全有能力一个厂长带着一套系统轻资产“走出去”,将运营经验输出至海外地区,实现从本地优化到跨区域拓展的跃升,摘取智慧化运营摘取“最顶端的果实”——实现企业第二增成长曲线的业务可拓。

1760338911328252.png

  破局六大核心难点,水务集团智慧化转型从标准构建到重塑水务运营模式

  水务集团智慧化转型作为水司“一把手工程”常面临的六大核心难点:一是传统观念难转变、内部思想不统一;二是现有基础设施薄弱、复杂、僵化;三是预算约束、建设范围有限;四是企业缺乏数字化专业人才;五是缺少新技术革新下组织再造思考;六是缺少科学的规划与成熟的产品支撑。解决这六点,才能避免停滞不前,抓住AI时代机遇。

  目前国家、省市各地区标准、规范的实际落地性存在差异,企业在智慧水厂改造中常面临缺乏可落地的指南的问题。为此,上海昊沧正协助多个一线城市的水务集团及其科技公司,结合不同地域水务集团不同的水质、工艺和设备情况,共同制定更为细化、可落地的企业级实施指南及标准。用以解决建设单位如何做、决策单位如何审、运营单位如何用、建成模式是什么的一系列关键问题,避免出现一厂一建一决策、多厂建成个个异、运营模式不统一、投资效益打折扣的智慧化建设常见痛点,最终实现企业管理学习先进管理体系的先僵化再固化,最后再优化的三步走。

  真正落地的关键在于统一思想与充分验证。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所有功能、价值确认是统一思想的制胜关键。

  从水司智慧化建设现状水平来看,当前许多水厂虽已配备数字孪生、APP等智能化系统,但实际工作中仍依赖纸质记录,仅在领导检查时展示大屏,数据并未真正在线化。这种“面子工程”不可持续,真正的智慧水厂必须实现全流程所有人和物的数据都需要全面在线,否则将无法支撑未来AI应用和智慧化升级。

  在智慧化建设中,上海昊沧以效益为本、软硬件利旧为先,避免与业务匹配度低的不必要投入。上海昊沧最终要建立的是可落地的智慧水厂企业标准,涵盖软件、硬件和控制逻辑三方面:一是信息化管理模块标准化,结合一线实际确认每个功能价值;二是硬件选型标准化,优先利旧、优化布局,避免重复投入;三是控制逻辑标准化,将长期积累的工艺与设备控制经验固化为清晰控制逻辑图,统一从自动化到信息化的两化融合的全流程标准,真正实现系统化、可持续的数字化落地。

  AI时代的到来为建设标准落地及运营模式重构提供了技术条件。谭持程现场展示了上海昊沧AI助手最新实践,这套投入1.2亿元研发的智慧水厂系统,实现了数据全面集成与AI深度应用。系统原生整合各类功能,支持自然语言交互,可理解复杂问题,结合实时数据、内部标准与外部环境(如天气),进行智能分析、风险预警和决策建议。通过构建企业知识库,系统能评估设备健康、生成运营报告,并驱动“数字员工”自动完成设备诊断、安全监控、人员定位和药剂投加等任务。

  谭持程强调,真正的“数字员工”不仅是被动应答,而是24小时主动值守的智能助手,能实时监控运行状态,发现问题立即生成工单并推送处理,实现闭环管理,大幅提升响应效率与运维智能化水平。

  建设智慧水厂的核心是数字化平台的建设。一方面,过去工业SCADA是第一交互界面,信息化后手机和电脑成为交互界面,而AI时代无需键盘、菜单、鼠标,未来系统将面临重构,但却离不开中台,通过构建强大的中台,可以实现数据的无缝集成与秒级刷新。上海昊沧投资1.2亿建设中台,就是要解决数据交互问题,即使某大型水务集团有100个水厂的数据放在一个平台上也能够高并发实时快速的数据更新,就得益于这种高效的系统架构。

12

编辑:赵利伟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h2o-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