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绿谷周报丨环保产业进阶路径明确;特许经营迎转型关键期;越南“垃圾围城”

时间:2025-11-03 09:33

来源:中国水网

作者:绿谷工作室

评论(

目录

01 “十五五”规划中看环保:从末端治理到融于系统

02 环保特许经营迎来“中年危机”?

03 别样视角看环保项目“欠费”问题

04 湖北襄阳市开征“前置污水处理费”

05 河北8市同步启动重污染应急,区域联防凸显精准治污需求

06 高能环境拟赴港上市,加快布局海外资源化市场

07 北控水务李力调任首席专家,专注水务未来范式创新

08 越南年产2530万吨垃圾,处理体系承压,国会急寻绿色转型破局点

09 Crusoe Energy:环保+AI算力融合开辟零碳新赛道

10 项目动态 | 多家企业布局新建与技改项目,环保市场持续扩容

01 “十五五”规划中看环保:从末端治理到融于系统

“十五五”规划中的环保相关内容,是在“十四五”时期的基础上提出的,二者既有延续性,更体现了进阶性。

环保与绿色发展依然是国家战略的核心内容,但其关注点正从具体项目化的污染治理,转向更全面、更深层次的系统性变革。对于环保产业而言,清晰地认识这一转变,并根据宏观目标校准自身定位至关重要。

核心表述的演进:从“攻坚战”到“系统战”

“十四五”规划的核心是“奠基与攻坚”,强调“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聚焦于蓝天、碧水、净土等关键战役,取得了显著成效。

“十五五”规划,其核心思路则转向“深化与系统推进”,以实现“美丽中国”建设为长远目标。官方表述要求“以碳达峰碳中和为牵引,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增强绿色发展动能”。这标志着环保策略已从应对具体的污染问题,上升到以“双碳”目标引领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的更高维度。

产业进阶的方向:跨界融合与精细治理

“十五五”规划为环保产业指明的方向,是脱离传统的末端治理思维,迈向跨界融合与精细化管理。环保产业的外延被持续扩大,与数字化、生物技术、新材料等前沿科技领域的深度融合成为主流趋势。

具体而言,绿谷工作室认为以下几个领域有望在未来五年迎来突破性进展:

数智技术赋能: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提升环境监测、污染溯源、治理修复和决策管理的精准性与效率,已成为行业共识。同时,随着算力需求的增长,与之相关的清洁能源供应和节能降耗型污染治理技术也将受到关注。

前沿技术应用:生物技术和新材料技术将在废弃物的高值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中扮演关键角色。例如,开发可降解新材料、利用生物手段处理有机废物等,将成为固废处理领域的重要增长点。

提升城市韧性:随着全球对极端天气事件的日益重视,建设具有气候适应性的韧性城市和开展系统性的生态修复,将催生出新的市场需求和服务模式。

02 “环保特许经营迎来中年危机”?

据中国水网消息,近日研促会的广州研讨会上,面对当下特殊局面,专家张悦(曾是住建部城建司领导)回顾污水垃圾处理市场化的历史,并展望未来。

张悦点出环保服务的公益属性与市场化付费之间的矛盾。过去依赖土地财政和地方政府付费的模式已难以为继。

他提出“受益者付费”和“资源化”是关键词。例如,将污水处理成可回用的再生水并向用户收费,或将污泥中的磷等资源提取出来产生收益。这要求环保企业不仅是治理公司,更要成为资源再生公司。

这位行业元老的底层反思,启发我们思考。特许经营模式的“甜蜜期” 已过,环保特许经营已经面临“中年危机”,污水处理企业的破局点在哪?“污水资源化”(如再生水)与 “智慧运营”?

03 别样视角看环保项目“欠费”问题

近期某上市公司公告称,为子公司数家污水处理厂提供累计超5亿元担保,且多数旧担保将于近日集中到期,显示出这样的链条:BOT项目回款周期长→地方政府支付延迟→项目公司账上现金见底→母公司被迫续担保→银行不敢抽贷→“雪球担保”风险敞口扩大。人们怀疑,环保BOT正从“现金牛”变成“现金陷阱”,当财政支付节奏放缓,担保链成为隐藏的地方债风险传导器。

针对类似这样的信息,在与绿谷工作室交流过程中,一位上市公司的年轻高管认为,如果我们行业想让国家重视普遍存在的欠费问题,首先要凸显行业的战略价值。仅仅诉说自身的困境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科技变革和社会贡献的角度去发声,才能引起政府的关注。如今许多公司都在积极拥抱科技,这不仅是发展的需要,更是为了能与国家战略同频共振,否则“你跟国家都说不上话”。越来越多企业正积极拥抱AI与数字化,既为增效,更为赢得对话资格。

04 湖北襄阳市开征“前置污水处理费”

近日,湖北省襄阳市新规要求,对在建或已批复的污水厂项目可提前3年开征处理费,且必须在3年内建成投运。这相当于是地方政府把污水处理收费节点前移。

这是否意味着财政吃紧,所以提前锁定现金流,倒逼项目落地?风险在于如建设延期,居民将面临“缴费却无服务”的尴尬。这个规定即《襄阳市市区城市污水处理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自2025年10月15日实施,有效期5年。

05 河北8市同步启动重污染应急,区域联防凸显精准治污需求

10月27日起,石家庄、沧州等8市同步启动重污染天气Ⅱ级应急响应,实施工业减排、扬尘管控、移动源治理等强制性措施。这反映出区域性污染应急响应常态化,凸显污染治理 “精准防控” 需求,倒逼相关企业减排技术升级。

06 高能环境拟赴港上市,加快布局海外资源化市场

高能环境(603588)公告正筹划发行H股并在港上市,旨在提升国际品牌影响力、拓展融资渠道。公司近年来积极开拓东南亚、拉美、非洲等市场,在固危废资源化、垃圾焚烧、环保工程等领域加快出海步伐。

07 北控水务李力调任首席专家,专注水务未来范式创新

北控水务公告,执行董事李力调任为集团首席专家。李力拥有多年行业经验,2023年发起“未来新水务”计划,致力于推动水务设施的系统升级与范式转型。

根据中国水网专家库信息,1984年7月至1988年7月,李力就读于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获得工学学士学位。其职业生涯始于机械工业部第一设计研究院,后历任北京海斯顿环保设备有限公司、桑德集团等企业高管,2011年加入北控水务集团。

08 越南年产2530万吨垃圾,处理体系承压,国会急寻绿色转型破局点

越南正面临日益严峻的“垃圾围城”挑战。该国国会讨论会披露,全国每年产生约2530万吨生活垃圾,其中包括180万吨塑料垃圾,给现有的收集、分类与处理设施带来巨大压力。

据越南胡志明市《西贡解放日报》报道,在10月29日的越南国会环境政策讨论会上,多位代表指出,将垃圾视为“二次资源”的循环经济模式,是通往越南2050年净零目标的关键路径。然而,当前法律政策未能形成有效激励,垃圾处理成本仍高度依赖政府与企业的直接投入。

数据显示,越南近60%的垃圾依赖填埋处理;全国约300项环保标准中许多已过时。来自胡志明市的代表强调,空气污染、废水直排与城市内涝已成为最紧迫的挑战。河内与胡志明市的PM2.5经常超标,仅约18%的城市污水得到处理。

为解决系统性困境,与会代表提出多项具体建议:

设定硬性目标:提议国会发布决议,明确环境治理时间表,例如要求一、二线城市污水处理率在2027年达35%,2030年提升至70%。

强化行政问责:将达标情况与地方官员考核挂钩,并对严重污染设施立即整改。

扩大绿色融资:建议从2027年起将国家预算中环保支出最低比例提高至1.2%,并积极动员绿色债券、绿色信贷与PPP等私人资本,将支出与污水处理率、能源回收效率等可量化结果紧密挂钩。

越南农业与环境部部长陈德盛(音译)承认,当前垃圾总量已对基础设施造成重压,承诺将在未来数年内全力解决。他表示,政府将重点突破固体废物处理瓶颈,最大化垃圾资源价值,并制定明确时间表以推动家庭层面的垃圾分类。此外,政府将动员公私资源投资污水与空气治理,并修复严重污染河段。

09 Crusoe Energy:环保+AI算力融合开辟零碳新赛道

美国Crusoe Energy获英伟达等投资13.8亿美元,其模式核心在于将废弃油气田废气转化为AI算力电力,实现“零碳计算”。

中国同样拥有大量闲置沼气、填埋气资源,若将其就地转化为GPU电力,不仅可缓解发电上网难题,还可贴合“东数西算”与“碳排放双控”政策导向,催生本土环保AI能源新模式。

10 项目动态| 多家企业布局新建与技改项目,环保市场持续扩容

创业环保:投资约5.98亿元建设咸阳路污水处理厂迁建二期工程,规模15万立方米/日,采用MBR工艺。

上实环境:签约郴州第一污水处理厂TOT特许经营项目,经营期37年,总规模12万立方米/日。

中铁水务:中标宁夏宁东气化细渣处理EPC项目,合同额3.43亿元。

海螺创业:云南昭通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开工,总投资2.8亿元,设计日处理400吨。

深水海纳:联合中标河南灵宝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项目,金额3507万元。

军信股份:吉尔吉斯斯坦垃圾处置项目奠基,实现技术出海突破。

内蒙古包头市:挂牌转让工业污水处理厂20年经营权,底价1.2亿元。


编辑:赵凡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h2o-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