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供水业务的持续发展,自来水覆盖率已超过99%,同时公众对高品质饮用水的需求也不断提升。为此,供水行业亟需探索能够切实满足居民对优质、健康饮用水的更高饮水需求的新路径。
在“2025(第十届)供水高峰论坛”上,瀚蓝环境股份有限公司供水事业部总经理尹今霖分享了瀚蓝南海供水公司在管道直饮水领域的实践与思考,为行业突破困局提供了有益参考。

瀚蓝环境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环境服务产业的上市公司,业务领域。涵盖固废处理、能源、供水、排水等,是中国环境企业十强,连续十一年被评为全国固废处理十大影响力企业,连续十三年蝉联中国水业最具社会责任奖。公司垃圾焚烧处理总规模为97,590吨/日,国内行业排名前三、A股第一。旗下供水业务具备40年运营经验,服务人口近400万,日供水能力达170万立方米,获供水服务促进联盟授予的最高等级——5A级供水服务企业认证。
从“安全”到“健康”,管道直饮水引领饮水新趋势
当前,居民在饮用水选择上仍面临诸多痛点,从对水质安全的担忧到使用便捷性的不足,需求与供给之间的错配持续释放出直饮水市场的巨大潜力。在此背景下,管道直饮水正成为一条值得探索的转型路径。
管道直饮水聚焦家庭、学校、医院等固定场景的高品质饮水需求。尹今霖指出,从饮用水发展历程来看,自来水解决了“安全饮水”问题,桶装水和净水器实现了“干净饮水”,而管道直饮水则致力于推动“健康饮水”,成为新一代饮水方式的重要发展方向。
在工艺方面,管道直饮水可采用纳滤等先进处理技术,在有效净化水质的同时保留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避免过度净化。更重要的是,由供水企业负责的管道直饮水项目,能够提供从建设到运营的全周期专业服务,形成持续、可靠的水质管理闭环。
对供水企业而言,管道直饮水不仅是业务的自然延伸,更是突破增长瓶颈的关键路径。依托在设备运维、工程建设、客户服务和公众信任等方面的既有优势,该业务已成为越来越多供水企业寻求新增量的首选方向。
瀚蓝实践:构建全流程服务体系的四大支柱
近年来,瀚蓝供水在在管道直饮水领域积极探索,逐步形成To G、To B与To C三类业务布局。瀚蓝供水跳出传统“重建设、轻运营”的工程思维,将管道直饮水定位为全流程服务体系,重点从四个方面推进:
一是组建全链条专业团队,涵盖设计、施工、运营、营销与售后服务,补强市场化能力;二是建立全流程标准化管控体系,实现从设计选材到水质管控的规范管理,确保项目可复制、质量稳定;三是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从项目前期拓展到后期用户运维,建立持续信任关系;四是推进数字化平台建设,依托技术赋能与自研制度流程,夯实运营基础,提升管理效率。在此基础上,瀚蓝构建了“场景化定制+差异化运营”的商业体系,针对不同细分场景的核心需求,为各类业务场景提供精准适配的定制化解决方案。
在论坛现场,尹今霖特别展示了为某村居打造的饮水亭项目。该项目融合设计美学与实用功能,已成为当地的标志性便民设施,体现出瀚蓝在用户体验与服务创新方面的持续探索。
行业破局:共识、定位与合作
当前,管道直饮水行业仍处于培育期。尹今霖指出,行业要实现破局,首先需凝聚共识,全行业应共同推进用户认知提升,携手做大市场。
其次,明确市场定位。管道直饮水本质是市场化业务,国有供水企业虽具备用户基础和公信力优势,但在营销能力与机制灵活性上存在短板,需与第三方企业优势互补、协同推进。
最后是推动技术合作与资源整合。当前直饮水行业正处于技术升级的关键阶段,亟需具备投融资能力、全过程服务能力及技术实力的第三方企业参与,共同促进行业迈向规模化、可持续发展。
尹今霖呼吁,行业应尽快形成合力,明确市场与角色定位,共同推动管道直饮水行业走向成熟与健康发展。
编辑:赵利伟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135210611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