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数智变革下,智能水表的冷思考与热机遇——《户用智能水表行业研究报告(2025)》发布

时间:2025-11-17 09:43

来源:中国水网

作者:E20供水研究中心

评论(

在“2025(第十届)供水高峰论坛”上,E20供水研究中心行业分析师黄媛媛分享了户用智能水表方面的研究与思考,并在会上发布《户用智能水表行业研究报告(2025)》。

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各行各业的今天,公用事业领域既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转型升级的紧迫压力。智能水表,这一看似传统的终端计量设备,正成为水务行业迈向智能化、精细化管理的关键支点。在“2025(第十届)供水高峰论坛”上,E20供水研究中心行业分析师黄媛媛分享了户用智能水表方面的研究与思考,并在会上发布《户用智能水表行业研究报告(2025)》。

113_2_1763343688.png?wx_fmt=png&from=appmsg

E20供水研究中心高级行业分析师黄媛媛

01.   背景与发展历程:三大驱动力推动智能水表演进

数智化技术的跃升、水资源精细化管理和高质量服务的需求构成了推动智能水表应用的三大驱动力。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智能水表的推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现代水务对水资源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智慧水务建设、老旧小区改造全面铺开。与此同时,终端用户的需求也正在升级,期待智能化、便捷化的用水体验,每一环节都呼唤更精细、更智能的管理手段。

从“十五”时期首次提出节水产品鼓励政策,到“十二五”试点应用、“十三五”技术推广,再到“十四五”明确智慧城市基础设施智能化,智能水表作为关键感知终端越来越被重视。展望“十五五”,政策将进一步聚焦数据要素的价值挖掘,为智能水表的应用创新打开更广阔的空间。

02. 报告价值与亮点:聚焦行业痛点,提供系统洞察

基于上述背景,E20供水研究中心于2024年对全国近30家水务公司的智能水表应用情况展开深入调研,发现部分企业在政策落地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障碍。为回应行业关切,今年进一步补充政策与市场等方面的研究,形成《户用智能水表行业研究报告(2025)》。报告旨在为政府部门、供水企业、水表制造商等相关方提供政策解读、应用案例、痛点剖析与趋势研判,助力拓宽思路、挖掘商机。

本报告系统覆盖“政策—应用—痛点—案例—市场—趋势”全链条,结构完整、逻辑清晰;依托多维度调研数据,结合当前经济形势深入分析供需市场,具备较强的参考价值与洞察力;报告还从行业全局揭示行业发展瓶颈,并基于多方视角提出可落地的解决方案,针对性强、实操性高。       

03. 报告精华内容介绍

(一)政策梳理:国家与地方双轮驱动

智能水表相关政策分为国家和地方层面两类,其中国家政策以间接推动类和综合支持类为主,从宏观层面为智能水表的应用提供方向指引,在2022-2024年较为集中,如《“十四五”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关于进一步加强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意见》《关于印发推进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设备更新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等。地方政策公开程度有限,数量较少,但详细且具有落地性,是真正推动智能水表落地的核心驱动力,如《上海市水务局关于进一步推进本市供水行业智能水表工作的通知》《北京市推进供水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深圳市支持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若干措施》等。

(二)需求市场:增量承压,存量仍具潜力

受房地产下行及地方财政紧张等因素影响,智能水表新增市场需求短期内面临较大挑战。然而,随着智慧水务建设的持续推进,存量水表改造仍将推动智能水表渗透率稳步提升。总体来看,预计未来3-5年智能水表的覆盖率仍呈现增长趋势。据估计,2024年国内智能水表市场规模约130亿元,2030年有望达到250亿元。

(三)应用情况:覆盖率、技术与品牌多维分析

113_3_1763343688.png?wx_fmt=png&from=appmsg

图1 各地区户用智能水表覆盖情况

113_4_1763343688.png?wx_fmt=png&from=appmsg

图2 各类计量技术使用情况

113_5_1763343688.png?wx_fmt=png&from=appmsg

图3 各类通信技术使用情况

113_6_1763343688.png?wx_fmt=png&from=appmsg

图4 户用智能水表品牌分布情况

从区域分布来看,华东和西北地区智能水表的覆盖率较高,中南、东北、西南地区次之。华东地区经济发达,对智慧化改造的投入带动了智能水表大规模优先部署。西北地区的数据却不完全与经济发展程度成正相关,一方面可能是由于受调企业位于省会城市;另一方面,国家对西北地区的战略扶持或对智能水表覆盖率造成一定影响。在计量技术方面,当前水司仍以“机械计量+远传模块”为最主流技术方案,超声波、电磁等电子传感技术应用有限。在通信技术方面,NB-IoT成为绝对主导,63%的水司采用多种通信技术组合,体现出技术路径的多元化趋势。从品牌使用来看,未选择头部品牌的水司占60%以上,排名前三的头部品牌集中度有限,各品牌的竞争较为激烈,未能形成绝对优势。

(四)供应市场:营收下滑,研发投入反增

113_7_1763343688.png?wx_fmt=png&from=appmsg

图5 上市公司部分经营指标

报告选取6家上市公司进行分析,按营收规模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梯队。相较于2023年,2024年多数企业的总营业收入和智能水表相关营收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尽管如此,各企业研发投入占比仍呈上升趋势,反映出企业对技术创新的持续重视。

(五)痛点与建议:直面瓶颈,探索破局路径

尽管智能化已推行多年,但智能水表的覆盖率仍不高。会上,E20研究院总结了四个方面的痛点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建议。

政策层面:针对具体场景的方案商不完善,实施细则和职责边界不清晰,居民认知存在壁垒。应结合当地实际强化顶层设计,细化实施方案和标准体系,加强公众宣传与参与。

资金层面:改造资金主要依赖水司,财政支持有限,社会资本参与不足,存在较大资金缺口。可创新出资模式,探索供应商分期付款、超长期特别国债、税收减免、贷款贴息等多元融资方式,减轻出资压力。

产品层面:存在性能稳定性、数据兼容性、产品同质化等问题,部分核心技术依赖进口,技术研发与用户需求之间的匹配性需要进一步思考。应推动供水企业、供应商、科技企业与科研机构合作,强化技术攻关,结合场景升级产品质效。

应用层面:管理模式未同步升级,运维响应慢,部分水表超期服役。建议供水企业重构业务流程与岗位职能,培养复合型人才,与供应商联合提升服务水平,实现预测性运维。摸排智能水表现有状况并建立数字档案,探索分级分类检定、绿色回收与科学轮换机制。

(六)未来趋势:六大方向勾勒行业蓝图

(1)规模扩张:政策与市场驱动渗透

从E20调研结果来看,各供水企业普遍认可智能水表对工作效率的提升作用,即使当前的增长趋势有所放缓,但从社会长期发展的角度考虑,智能水表仍将持续渗透。

(2)技术驱动:智能化升级与多维感知

随着技术的发展,智能水表将在现有基础上迭代升级,功能和应用场景更加多样化,并实现水质水压等多维感知。

(3)AI赋能:故障预测与精准决策

未来智能水表将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赋能故障预测和辅助决策,催生出新的服务模式和社会应用。

(4)生态重构:产业链整合与协同创新

产业链各环节之间的协同合作以及跨领域的资源整合会更为紧密,共同驱动生态重构。

(5)智慧转型:数字技术赋能水务革新

随着供、排、污系统一体化的深入,智能水表将助力水资源的有机组合和灵活调配,促进智慧水务管理权责明晰、运行高效。

(6)数据增值:数字资产挖掘与价值拓展

智能水表采集的海量用水数据,除了发挥其本身的价值,更将作为可交易的数据资产,在共享与流通中实现其深层价值的跃迁。

数智变革的机遇是热的,它带来了无限的发展空间;而如何选好、用好、维护好智能终端,抓住机遇,是我们需要冷静思考的课题。E20供水研究中心将继续以专业、客观的视角,开展深入、详实的研究,与圈层企业一起推动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报告目录概览

113_8_1763343688.png?wx_fmt=png&from=appmsg113_9_1763343688.png?wx_fmt=png&from=appmsg113_10_1763343688.png?wx_fmt=png&from=appmsg113_11_1763343688.png?wx_fmt=png&from=appmsg

报告阅读/购买方式

113_12_1763343688.png?wx_fmt=png&from=appmsg



编辑:赵凡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13521061126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h2o-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