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风景区和城市水系规划建设中的十大误区

时间:2006-05-12 17:01

来源:中国水网

评论(

浩瀚的历史长河满载着人类数千年的发展与变迁奔流至今,为我们带来了无数值得回味与探究的内容。在人类延绵不断地认识世界、顺应世界、改造世界的实践历程中,水在向人类提供基本的生命源泉的同时,也向人类提出了创建人水和谐的真情诉求。

水一直与人类长相斯守,如影随形。千百年来,人类也一直在为保护和治理水环境做着积极不懈的努力。从流传至今妇孺皆知的“大禹治水”故事,到改写中国水文明的“三峡工程”,无不是我们依托人与水的密切关系而得以生存、发展直至繁荣兴盛的极好例证。但是,在认可和铭记这些治水功勋的时候,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在快速的城镇化背景下,城镇水环境危机四伏,不合理的城镇水系改造方式仍在延续,城镇和风景区的水环境治理方式创新势在必行!

以上是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博士在5月9日在杭州召开的建设部主办的“城镇和风景区水环境治理国际研讨会”会议论文集序言中的一段话。仇部长在大会开幕式上做了长达一个多小时的主题报告,题目是“风景区和城市水系统的差别性、治理误区和对策”。他在报告中引用大量理论、数据和案例,提出了当前我们国家风景区和城市水系规划建设中的十大主要误区和九大对策,对理解和创建人水和谐的可持续的景区和城市水系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国家风景区和城市水系规划建设中的十大主要误区

l 风景区水系方面

误区1、过度人工化、城市化,原有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水景观遭受破坏

一是在核心景区和近核心景区大量建造宾馆或者增加床位,或其他旅游设施,过多的使用景区的溪水和抽取地下水,造成溪水断流,泉水干涸,水位下降。著名的浙江雁荡山,原来所有的溪流都是清清的溪水潺潺流动,但是几乎所有的溪流都因为人们过度抽取地下水而常年干涸,雁荡山的奇景已经少了一个元素。二是放任农民,原居住者和有权势的单位在景区建房。建设部前段时间刚刚处理了庐山的风景区建房,最近正在处理嵩山风景区有权势单位的建房,所有的建筑都要被拆除,而且当事人都要受到党纪政纪的处罚,甚至承担刑事责任。还有盲目进行修堤、填湿地造田,截弯取直河道。

误区2、拦河筑坝,开发水电,原有的生态系统严重失衡、物种消失

这方面的危害比较大的是千百万年上亿年形成的生态自然景观受到严重的破坏,绝大多数洄游鱼类绝种,过度调水使下游河川干涸、生态失衡,甚至造成海水倒灌。同时,水库造成泥沙淤积,森林破坏。大型水库建设造成了移民生活的恶化,我国有两千多万水库的移民,绝大多数还处在贫困线以下,至今为止他们的贫困状态还没有解决。如果农民中有分类的话,这类农民是的贫困程度应该是最高的。

误区3、乱搭私建,占水建房,造成水体和水景观严重受损

在海滨造高层宾馆和公寓,污水过度排放,近海生态和景观严重退化。在山溪、湖泊边建造大型建筑,破坏原有的和谐的岸线和天际线;违法建筑挤占景区公共场所,河川溪河水质严重污染。

误区4、乱弃垃圾,污水失控,毁坏可永续利用、不断增值的自然遗产

我们国家大部分的县级市、小城镇基本上没有污水处理厂,水质型缺水日益严重。虽然县级市污水排放只占总污水排放量的10%左右,但是对当地水环境造成的影响日益严重。如果不进行治理的话,花费的代价是十分巨大的,超过工业生产所获得的总值。许多湖泊蓝藻爆发,鱼虾绝迹,后期的修复工程耗资巨大。垃圾、农副产品加工、网箱养鱼、养猪、奶牛场粪便的排放等对水体造成严重的破坏。现在杭州美丽的西溪湿地风景区,原来养猪业发达,每头猪粪便的排放相当于六到七个人,污染非常巨大,西湖边也曾有养猪场猪粪直接排入水体,也曾经将水体承包给个人,大量撒猪粪使水体营养化,来增加鱼的产量。这些对生态造成了严重破坏,目前杭州已将这些养猪场全部拆除。还有最典型的是云南的滇池,被无数的文人墨客描绘了上万篇的诗词散文,但现在这个湖泊臭不可闻,花了巨资仍然没有任何效果。

误区5、湖搭台,拍摄电影,使成千上万年前逐渐形成的自然人文环境发生剧变

2006年4月24日《人民日报》曾报道“谁来消除《无极》生态之灾”,《无极》剧组在云南香格里拉碧沽天池拍摄,对当地自然景观造成破坏。碧沽天池地处海拔4000多米的高山,池水清澈澄明,池畔遍布罕见的杜鹃花,周边覆盖着茂密的原始森林和草地。电影《无极》剧组的到来使美丽的天池犹如遭遇了一场毁容之灾,不仅饭盒、酒瓶、塑料袋、雨衣等垃圾遍地,天池里还被打了一百多个桩,天池边禁伐区的一片高山杜鹃被推平,用沙石和树干填出一条简陋的公路,一个混凝土钢架怪物耸立湖边,一座破败木桥将天池劈成了两半。

l 城市水系方面

误区1、盲目截排,污水搬家,造成周边水体污染日益加剧

过高估计自然水体稀释、吸附、分解污染物的能力,致使大多数城市周边的沼泽地、河流、湖泊的水生态超过自我修复的阈值,进入恶性循环,造成水质性缺水的困境。我国有许多江南水乡的城市因为水质性缺水需要长距离调水,有些城市采取大截排的方式把污水“搬到”大江大河,“搬到”大型湖泊,造成大江大河和湖泊的严重污染,最后断了自己的生态之路。非常有幸的是深圳的污水“大截排”方案最终被专家们所否定,恢复了十年前就制定好的分散式处理方式。“污水搬家”已经造成了近海的污染,尤其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三大发展引擎地区的近海已经严重被污染。

误区2、调水过度,规模失控,致使水调出地生态遭受破坏

钱正英女士曾经反思水利工作传统思维的三大缺陷。她指出,第一个缺陷是对社会经济发展需水增长预测和规划偏高,对跨流域调水规模偏大,这是一个现象非常严重的经验。我国城市的用水增长趋势已经趋缓,连续七年总用水量基本持平,工业用水持续减少,生活用水增加的幅度低于用水人口的增长,从国际经验看用水趋势也是这样。还有是对节水和水体防治措施的研究不够。第三个缺陷是对河道生态和环境需水考虑不够。维持河流原来生态的需水量一般为年径流量的70%以上,而我们原来狭义地把它做成10%,而各种10%叠加在一起有时是污水道、断流。大量的引水工程,如万家寨引黄等,花了大量代价,但是调水的效果无论是受水区还是调水区两头都出现灾难,调出地生态灾难,调入地经济灾难。大量投资无法收回,成本出奇地高,效果出奇地低!到至今为止,这些工程50%到70%的能力没有发挥。

误区3、标准过高,投资过大,高大的防洪堤造成城市水景观和文化遗产的严重受损

仇部长任杭州市长时,曾委托一著名的水利设计部门来设计了杭州的防洪规划,设计出来的结果令人大吃一惊。方案提出杭州市区要能抵御150年一遇的洪水,首先在西湖边上要围一米高的坝,西湖流出来的所有的河道都要修两米高的坝,把市区分成十三个区域,用两米高的坝围成十三个孤岛。仇部长告诉总工程师,谁要是把这个规划在杭州实施的话,杭州人民肯定首先要把他的脑袋敲破。这样一个无视文化的遗产,无视文化的积累的愚蠢的方案被否定了。但是像这样的方案在许多城市却正在重演。橘子洲头是长沙湘江的一个淤积带,毛主席诗词“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描述了当时非常美丽的风光,现在正大兴土木修大坝。本身是泥沙淤积带,是蓄洪区,为什么要在那里大兴土木搞水利工程呢?这个防洪工程搞了有什么用,目的是什么,都不明了,为了工程而搞工程。又比如片面强调技术性和工程性的防御,一刀切的搞××年一遇,一百年一遇说明这座大坝造了一百年才用一次。一百年或五十年一遇就让洪水进来一下,告诉老百姓先迁出去,一天或半天后再回来,造成损失是非常微小的。为什么要造一个非常昂贵的坝在那里,然后一百年用一次,有什么必要呢?而且巨大的城市防洪坝造成了所有过河的桥梁桥位抬高,引桥很长拆迁量非常巨大,造成所有工程难度大大增加。

还有是忽视利用洪水预测和调节手段来与洪水和谐相处。这方面有很多的经验教训。美国的密西西比河已开始拆毁原来的防洪系统。因为上游都筑防洪堤洪水下来的就非常快,造成下游灾难。如果把防洪拆除周边的沼泽地都变成了蓄洪区,不仅对生态有很大的帮助,土地可以增加肥力,下游的洪水灾难大大减缓。

再就是采用硬质驳岸和砌底,使河流生态环境遭受破坏。

误区4、重厂轻网,重建轻管,城市污水直接排放率居高不下

全国尚有200多城市没有污水处理厂,或污水处理厂没有投入使用,建设部提出要求,取消污水处理率为零的城市“文明城市”的称号,已有七个城市被取消,因为现代城市不仅要注重精神文明,物质文明还要注重生态文明,生态不文明就不是“文明”。

误区5标准过低,工艺落后,城市水资源循环利用的目标远未实现

2003年以前污水处理标准缺乏对氮磷的控制,造成城市水环境富营养化,蓝藻爆发,不能满足景观和其他用水的要求。中水回用率不高,面源污染,部分城市地下水超采严重。

从以上分析的十大误区可以看出,工程建设既可以挽救一个生态体系也可以毁坏这个系统,“建设性的毁坏”是最严重的毁坏。要避免这些“建设性的毁坏”,造就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和景区是本次会议的宗旨。

创建可持续的景区和城市水系的九大主要对策

以生态的理念改进水系总体规划,树立系统治理观。一是以生态的理念改进水系总体规划,树立系统的治理观;自然生态原则:了解区域自然水系本底状况、气候变化、水生物种类及历史、水生态自净能力等,充分利用生态工程技术和其他环境科学知识,提出维护水生态再生能力、物种多样性、功能持续性和状态复合性的治理方案,绝对不能仅依据一个功能,要防止决策简单化。经济生态原则:水资源(主水、客水、地下水、城镇地面渗水蓄水等)循环利用最佳方案,污水、中水处理工艺及布局,降低点源污染。社会生态原则:了解水系历史、功能演变过程、大事件,市民对水生态、水功能、水景观、水文化的态度、需求,公布水系统规划方案,充分听取流域市民、居民的意见。二是倡导和落实水的社会循环,减少长距离调水工程;三是强化“蓝线”、“紫线”和“绿线”管理,严格保护水系的自然和文化景观遗产。对城市和景区的总体规划进行监管,严禁在风景区核心区内进行违规建设。以“蓝、绿、紫、黄”四线落实总体规划的要求。任何水系改造都必须兼顾生态保护和文化自然遗产景观的永续利用。国发[2002]13号文件:规划未经批准,一律不得进行各类项目建设。四是加快管网建设和污水处理工艺更新,严格污水排放标准;五是严格规划区内的地下水管理,构建安全可靠的供水系统。六是倡导垃圾卫生处理,防止垃圾渗滤液污染地下水源;七是保护和利用自然水系,调节控制洪水;八是完善政府监管体系,确保城市水务市场化改革健康发展。九是建立责任追究制度,严肃处理违反法律法规造成水资源破坏的人与事。

仇部长在文集序言中向人类呼吁:从昨天,到今天,直至延续到无穷无尽的明天,只有尊重自然,才能得到自然的尊重;只有珍爱自然,才能得到自然的厚待。

(中国水网 水缘 特别报道)

编辑:张丽珍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h2o-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