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汪光焘部长在水协成立大会上发言

时间:2006-09-11 17:34

来源:中国水网

评论(

  9月11日下午,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成立大会上,建设部的部长汪光焘作了发言。汪部长首先对协会的重新组建表示祝贺。他指出:我国正面临着资源环境的压力。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我们研究资源问题,作为城镇发展的重要基础条件,城市供水排水的市政公用事业实施总量不错,但同时存在着现有实施不配套,运行效率不高的突出矛盾。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是当前一项紧迫的任务。
  汪部长结合供水排水行业及其行业的改革发展,就市政公用事业的改革和相关行业协会的改革工作谈了三点意见。
  第一、进一步引进市场机制,深化供水排水行业的改革。
  市政公用事业的改革是我国一项重要的基本经济制度的改革,这是建设部牵头的重要改革,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要站在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研究和制订改革的政策措施,应该强调引进竞争机制,不应该片面强调市场化,要更加加重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保护群众利益,更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切实转变城市发展模式,坚持城乡统筹,实现地区协调发展。汪部长指出改革要因地制宜,还要分行业,区别对待,行业内也应当有区别。
  第二、发挥供水排水结合的优势,为建设资源节约型和友好型社会作出贡献。
  城镇产业和人口的高度聚集,同时伴随的资源消耗,处理不当会带来污染。新协会的组建是为了更好的适应水资源循环和社会循环的客观规律,形成供水排水污染循环再生利用的环节,把这些结合在一起,统筹考虑,发挥综合优势,节约资源,促进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此外要抓好城镇供水排水效率,提高水的利用效果;高度重视城市污水处理和再生利用的工作,保护水环境和水生态;确保城镇供水的安全,尤其是要确保水质安全,真正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落到实处;建立供水水质的监督体系,加强政府监督,鼓励公众监督,完善城镇供水的应急预案,防范水污染突发事件。
  当前加强城镇污水处理的建设,重点是加强污水管网的配套和完善,提高污水处理实施的应急效益和质量,要把这一理念和目标落实到供水排水的规划,建设管理的各个环节,真正为水资源的节约和管理做出贡献。
  汪部长强调要加强城乡统筹,从根本上解决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城乡距离差距直接体现在农村基础设施的落后,目前农村集中供水的设施和污水处理得设施普遍缺乏,农村自来水普遍率仅为45%,全国还有3亿农民的饮水达不到安全饮用水的标准。因此要加强供水设施的建设进一步向农村延伸。打破城乡分割的状况,推广城市污水处理的做法,鼓励实施和共享;研究开发符合农村的技术,改善农民生活条件。要充分发挥城镇供水污水处理设施、技术、资金和人才的优势,鼓励企业支持农村,实现工业反哺农村,城市带动农村。
  第三、搞好协会的建设。
  中央明确政府的主要职能是经济调节、政府监管,按照市场化原则规范和发展各类行业协会、商会等自律性行为,中共中央关于党的执政明确提出大会社团,社会组织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形成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的内容。
  协会的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应有的内涵,是深化投资、建设体制改革的要求,是企业增强创新能力的信息平台,是推动行政体制改革的必须要求。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市政公用事业的相关行业协会,应当从上述几个方面结合行业特点来认识和深刻领会深化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增强改革的自觉性,探索符合自身特点的协会工作规律。
  市政公用事业具有自己的特点,一是具有自然属性,通过竞争确立特许经营,企业经营期内没有竞争;二是具有集约性,经营者经营的设施基本不变,改造周期较长;三是涉及到资源环境的行业 ; 四是公益性行业, 提供的是满足公众需要的社会性产品。
  汪部长就协会的特点提出了希望和要求。
  就新的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的成立,汪部长相信协会的领导班子会带领大家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善于总结和组织交流各地的成功经验和遇到的问题,积极引导企业发展,支持各地稳步推进供水排水行业的改革,带动市政公用事业的改革,逐步推动协会自身的改革,带动市政公用事业的改革及相关行业的改革,为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贡献。
(中国水网)

编辑:谢晓慧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h2o-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