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是连年来多次参与国家重大事件中环境与安全工作的缘故,清华环境系教师对国内发生的各类事件有着特殊的敏感。“5•12”大地震发生后的第二天,环境系的教师们就开始互相沟通,商讨着能为灾区做些什么。很快,环境系一批教师投入到确保灾区环境和饮用水安全的工作中。一场与灾区环境污染的“赛跑”拉开了帷幕。
“跑赢”集中供水 维系百万人民用水安全
成都市是此次地震受灾严重的地区之一,虽然供水基础设施没有受到明显破坏,但由于其水源地位于地震重灾区——汶川的下游,地震可能引发的次生污染将严重威胁水源水质,并直接影响成都市500多万常住人口和上百万转移安置灾民以及救灾人员的饮水安全。
5月19日下午,清华专家组飞抵成都,立即分专业展开工作。环境系张晓健教授和陈超博士与成都自来水公司的负责人员进行了紧急商讨,提出6项工作任务。赴地震灾区前,张晓健就已紧急安排在校研究生搜集有关物质的特性和处理技术资料,做好了技术储备。
这一天距大地震发生已经一个星期,灾区的水情有了新的变化。地震带来的伤亡和持续降雨使上游的微生物大量繁殖,冲锋舟的大量使用以及一些车辆的损毁造成石油类物质的泄漏,防疫用消杀药剂大面积使用,这些都有可能对成都市的饮用水造成影响。
20日是更加忙碌的一天。早上,张晓健和陈超分头进行调研和工艺指导;下午,又会合赶往成都市主力水厂进行工艺调整;晚上,确定应急处理工艺的讨论会一直开到午夜12点多。
22日,张晓健针对上游消杀药剂可能对下游饮用水造成的污染,向环保部提出建议,得到了环保部部长周生贤的高度重视。23日晚,周生贤部长亲自打电话向张晓健了解相关情况,张晓健和陈超紧急赶写建议书,1个半小时后正式提交给环保部。这项建议第二天被国务院采纳,由卫生部等5个部门联合发出通知,在灾区实施。
24日,张晓健和陈超完成了“汶川地震灾区城市供水水质保障技术方案”,根据震后存在的各类风险,确定了针对不同主要污染风险的三套应急处理工艺组合,成都市自来水公司已经按照其中的“抗震期间保障性应急处理工艺”运行。有关方案还由建设部下发到震区的各自来水厂,确保了集中供水的安全。这三套应急工艺就像一剂剂中药,全面考虑了灾区各种污染物间的“相生相克”和污染物量级变化,处理对象涵盖了每一项关系人体健康的物质。
在专家们的努力下,灾区应对地震次生污染的能力得到有效提高,确保了饮用水安全。
随后,张晓健又参加建设部专家组的工作,带领部分专家对成都周边的都江堰市、彭州市、崇州市、大邑县等县市的集中供水情况进行考察。
“跑赢”水源地污染 确保分散居民安心用水
在张晓健制定应急方案的过程中,清华环境系另一组教师也在各受灾地区忙碌着。作为环境评估专家,陈吉宁、杜鹏飞、马金三位教师也参加了5月19日赴成都的清华抗震救灾专家组。到达成都后,他们马上与成都市环保局进行了沟通。
20日,他们向成都市唯一的集中饮用水源地——都江堰紫坪铺水库进发。紫坪铺水库紧邻地震震中映秀镇,是当时紧急开辟的通往映秀镇等重灾区的唯一救援通道起点。为了掌握第一手资料,陈吉宁等人套上救生衣登舟冒险前行。经过近一个小时的考察,他们发现水库受到明显的石油类污染,并迅速将调研情况通报给在下游成都自来水公司忙碌的张晓健,告知自来水公司做好应急除油的技术准备。当晚,他们还形成了“关于成都市紫坪铺饮用水源地污染问题的几点意见”。
21日开始,陈吉宁、杜鹏飞和马金开始对彭州、德阳等重灾区的消杀药剂使用情况和水源地保护状况进行考察。小鱼洞镇、龙门山镇、汉旺镇、九龙镇、尊道镇棚花村……在这些受灾最严重的地区,很多灾民都是直接取用沟渠或浅层井水作为生活用水,环境和饮用水安全问题更为紧迫。
“只有在现场才可以了解第一手的情况。”陈吉宁说,“不能拍脑袋做事,只有通过多跑路,才能够准确了解水源地的取水状况、消杀药剂的降解时间,才能知道风险有多大,做好应急方案。”
21日和23日,他们白天要跑五六个大的防疫点,晚上再赶回成都,将一天的考察情况形成调查报告,提供给国家环保部和当地环保部门。
在与当地环保工作人员的交流中,他们不仅提出将第一阶段已经明确的污染指标放在第二位,而将随时可能引发疫情的病原微生物作为首要监测对象;还根据灾区环境监测工作的长期性,提出了更合理的人员调配方式。
当地干部紧紧拉着陈吉宁的手说:“你们是震后首批来到灾区的环保专家,真是太感谢你们啦,这些正是对我们最有价值的建议呀!”
“跑赢”各类灾害 防御有备而来
在赴灾区专家紧张工作的同时,留守北京的环境系师生也以不同方式参与到确保灾区环境与饮用水安全的工作中。
李振瑜副教授研制的“快速净水粉”是一种新型净水剂,曾经在2003年的淮河流域特大洪灾中得到成功应用,可以在5分钟内将混浊的水体变清澈,对灾区分散式供水的安全使用非常有效。
作为国家减灾委“科技抗震救灾技术支撑专家组饮用水安全小组”的组长,李振瑜和来自全国各单位的专家一起,先后完成了《抗震救灾实用知识、技术与产品手册(安全饮水与供水分册)》、《汶川地震灾区应急与灾区重建供水对策图》、《灾区受损涉水构筑物快速修复办法》等技术文件。专家们还自定技术研讨题目,针对安置点饮水供给方式、储水构筑物修复等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灾后第6天起,他们陆续向前线指挥部提出了“高处取水”、“多点供水”、“在灾民安置点增加开水炉数量”和“绘制《灾区供水态势图》”等建议,不仅成为当地安全饮水的指导性方针,还启发当地群众因地制宜地选择水资源使用方式。
地震发生后,与灾区环境灾害“赛跑”的还有环境系饮用水安全研究所的刘文君教授等,他们不仅迅速帮助建设部准备了灾区急需的一体化供水设备和消毒片,还协助科技部、建设部编写了《地震灾区应急用水必读》和《地震灾区膜处理净水系统安装使用指南》。
面对大地震导致的数以万吨甚至上千万吨计的废墟及废物,环境系固体废物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所的王洪涛、李金惠等专家带领课题组进行了大量的应急外文资料翻译及整理工作,并在此基础上与其他单位共同起草了《灾后废墟清理及废物管理指南(试行)》。随后,李金惠又带领课题组成员投入到鉴别化工企业危险源、支持环保部堰塞湖坍塌事故的应急工作中。
环境系师生还用更特别的方式将自己的专业知识传达给灾区人民。“灾区人民要牢记,灾后用水三注意”、“河水雨水勿直饮,消毒烧开才安全”,这一条条安全用水方面的爱心提示短信是灾后紧急编写的,环境系师生将这些短信提供给科技部,希望帮助灾区人民科学应对灾情。
持久战,一定会“跑赢”
目前,灾区已经逐步从应急期进入灾后安置期和灾后重建期,但环境问题仍不容忽视。无论是地震本身造成的环境污染,还是应急期造成的环境次生污染或是灾后安置和生产生活恢复中所产生的环境问题,都会不断显露出来,而且会越来越突出、越来越复杂。如果灾后重建没有全面系统考虑并妥善处理各个环节,就有可能出现环境安全问题,尤其是水安全和环境卫生安全,这将对灾区的家园重建带来不利影响。
因此,这场与灾区环境污染的“赛跑”还将进行下去:我们快一分,灾区的环境安全问题就可能减少一分。
第一批五名环境系教师回京后,第二批、第三批专家又陆续踏上了赶赴灾区的行程,胡洪营、李振瑜、王洪涛、李金惠、张彭义、刘建国、刘毅、岳东北等教师都加入了这个行列,对灾区的水资源、固体废物进行了详细的监测。
钱易院士也一次次参加在环境系和工程院召开的抗震减灾工作讨论会,为灾后救援和重建工作出谋划策。她还向工程院提交了项目建议,紧急启动了“四川地震灾后重建中环境安全应对策略”咨询课题。此课题成果将于7月10日提交工程院及相关部门。
6月2日,刚刚返回北京仅4天的陈超,再一次登上了飞往成都的飞机。这一次,他不仅要对绵阳、德阳等地的集中供水系统进行应急处理技术指导,还带去了清华为灾区募集的9台反渗透净水设备,并组织安装调试。这些反渗透设备是通过陈吉宁副校长联系,由中国水网组织金州环保、同方水务和澳门自来水公司捐赠的,可以将任何水源水直接净化成纯净水,每台设备能够解决5000到10000人的日常生活饮用水。对于已安装设备的集中安置点灾民来说,有了这样的设备,安全饮用水将不再是问题。
同时,为了从水专业角度给下一步中央的抗震救灾工作提供参考性建议,6月2日下午,中国水网和清华大学环境系特别主办了
第十一期水业高级技术沙龙,来自学术界、企业界的嘉宾围绕“抗震救灾与水环境”这一主题,结合目前灾区的实际情况和遇到的问题,针对地震灾害中凸显的环境监测问题和震后的供水安全与水环境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
清华大学常务副校长陈吉宁在发言中指出,灾区在应急期、安置期、建设期都面临着不同的环保问题,越往后问题会越严重,争议也会越大,需要很好的现场协调和指挥。应急期首先要关注的是化学品污染和大型水源地的保护,这两个问题解决后,要把饮用水的微生物安全保障作为核心问题。目前水源水中微生物浓度已经明显增加,保障饮用水的微生物安全性和防止灾后疫情暴发是饮用水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必须给予高度重视。对于安置期,陈校长强调要重点关注三个问题,一是大量的降雨带来的次生环境污染;二是恢复生产期要对有污染的行业进行严格监控;三是恢复供水,震后有大量爆管,同时用水量减少,水压升高,供水中的细菌会超标,要出台相应的控制措施,另外农村地区在供水方面没有相关的设施、监控,也没有专业的人员,存在大面积的饮用水安全问题。
张晓健教授作为供水安全专家,在地震灾区奋战了10个日夜,对灾区的饮用水安全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监测和分析,张晓健教授指出,当前应该首先确定相应的应急处理单项技术,再结合水厂的具体条件,确定针对不同水质风险与任务的水厂应急处理工艺。张晓健教授建议根据震区饮用水源水质风险,抗震期间可采取保障性净水处理工艺、强化吸附的应急处理工艺和强化氧化的应急处理工艺这三种自来水应急处理工艺。其中保障性净水处理工艺可以作为震后饮用水处理的主要净水工艺。如发生水源明显污染,可根据主要污染物的性质选择采用强化吸附的应急处理工艺或强化氧化的应急处理工艺。
通过参会嘉宾的讨论和交流也总结出了这次地震中暴露出的一些问题,一是环保监测能力和管理能力严重不足,不能满足应急情况下的监测需求;二是日常污染源管理不到位,实际存在的风险源比平时统计的要多;三是以前制定的很多应急预案都不够充分,而且没有执行能力。这些问题对我国其他地区的水环境和供水安全问题也有一定的警示作用。
目前,清华作为组长单位的《汶川特大地震灾后环境安全评估与应对措施项目》第一阶段成果已经提交环保部,并通过环保部上报国务院及有关部门。
关注灾区环境问题、切实保障灾区科学重建,这场“马拉松”才刚刚开始,但因为努力,率先撞线的一定是他们。
编辑:吕春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