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仇和:治理滇池年底做到“六个基本到位”

时间:2009-10-26 11:04

来源:昆明日报

作者:记者 吴晓松

评论(

10月25日,云南省委常委、市委书记仇和,市委副书记、市长张祖林率市级四套班子领导利用周末时间,巡查观摩大清河、枧槽河及古城河,对河道综合整治进行“期中考”。仇和要求,跳出昆明看滇池,跳出云南看滇池,站在全国看滇池,放眼世界看滇池,让滇池将来成为昆明最重要的综合增长点。今年年底做到“三污”截污导流、“三拆”等“六个基本到位”。

臭水河变清水河

大清河、枧槽河属松华坝水系。大清河由北向南与盘龙江平行并流,自新河村入滇池,全长10.1公里。枧槽河是城东片区由北向南重要的防洪和景观河道,起于宝海公园后门,止于张家庙大清河交汇口,全长5.8公里。古城河发源于昆阳镇汉云村牛洞箐,在古城村马鱼滩村流入滇池,全长5.3公里。

仇和、张祖林、杨远翔、李培山、田云翔等领导先后从3河源头实地查看源头水源保护情况,沿河一直到入湖口,察看河道水质、两岸拆迁、空间开辟、道路贯通、堵口查污、沿岸整治、河堤修复、沿河绿化以及拆临拆违、湿地建设、水系调度、污水收集处理、清水回补等工作进展,分别在3条河沿岸种下“河长林”。

在3位“河长”王道兴、陆玉珍、沈曙昆的督促带领下,河道流经区域官渡区、晋宁县治理力度很大。大清河、枧槽河以截污、清水回补为重点,每天从盘龙江补水1.2万立方,实现了彻底截污、水质改善、河道畅通、景观提升的治理效果。典型的高磷、高氮河古城河通过整治,恢复了3-5米生态河堤,实行专人管护保洁,建成1277亩生态湿地。如今,曾经已是纳污河、集污河,坐在车里都闻得到臭味的大清河由臭水河变成了名副其实的清水河,河道沿线绿化体现了植物的季相变化,春有景、夏有荫、秋有色、冬有绿。而古城河也一改过去养殖户遍布、“鸭头比人头多”的状况,形成生态廊道,河水清澈见底。

水环境治本任重道远

听了“河长”们的治河体会、收获和启发,张祖林说,滇池治理从去年拉开大幕,已步入科学有序的快速轨道。到目前为止巡查了33条河,以河道治理为主的滇池治理告一段落。从巡查实效来看,各位“河长”各显神通,河道整治很有特色、成效、亮点,也积累了一定经验、取得了一定成果。

今天巡查中,抓住了枧槽河上一处“偷排现行”。就此,张祖林强调,河道整治是滇池治理系统工程种重要组成部分。巡查过的河道或多或少存在堵口查污不彻底、排污反弹等问题。在下一步河道整治工作中,要更加注重截污导流,化整为零、分散式进行片区污水处理、中水回用,把污水疏导进入收集管网,进行系统化处理,同时建立巡查、保洁、反馈的长效机制。

“滇池流域水环境治理拉开序幕,第一阶段截污治标告一段落,水环境治本才刚刚开始。”仇和在总结时说,在河道综合整治过程中,各位河长、段长,各县区尽心尽力,沿途群众积极配合,形成了社会合力,阶段性成果显著。就深入推进滇池流域水环境治理,仇和强调,今年年底,要做到“六个基本到位”:

第一,36条出入滇河道以及滇池周围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和生活污染源的截污导流基本到位。主城现有雨污混流管道作为雨水管道,拼区拼户拼单位搞局域性中水回用、资源化利用。新建区域雨污分流、中水回用一步到位。第二,所有河道两岸拆临、拆违、拆迁基本到位,两岸空间贯通;第三,河床内湿地绿化、河坡生态绿化以及两岸控制性范围内的景观绿化基本到位。第四,环湖截污、环湖交通基础闭合基本到位。高新区、经开区以及官渡、呈贡、晋宁等相关县区要全力以赴,确保工程施工无障碍。第五,湖岸周围“四退三还”在去年完成退塘退田“两退两还”基础上,实现退人、退房基本到位。第六,所有县区城乡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环境工程建设投融资平台基本到位。

滇池将成昆明综合增长点

“不是发展瓶颈问题,是思维瓶颈问题;不是钱袋子问题,是脑袋子问题。”仇和说,要不断提升滇池治理的信念、理念、观念,思想、思维、思路。要把滇池治理当作经济工作来看待,当作昆明未来发展性资源来培植,当作大产业来培育。只要按照既定目标,用两年基本解决增量污染,再用两年基本解决存量污染,继而用1-2年进行外流域调水和生态修复,相信滇池水质好转进程一定比太湖、巢湖快。他充满信心地说,滇池将会成为昆明最重要的综合增长点:一旦滇池水质好转,重放“高原明珠”异彩,昆明一定会身价飚升、地价狂涨、名声远扬!到那时,不相信滇池能治理好的海内外游客来滇池看个究竟,瞧个究竟,将会给昆明带来多少旅游收入和发展商机!仇和鼓励大家一定要有信心,要跳出昆明看滇池,跳出云南看滇池,站在全国看滇池,放眼世界看滇池,相信滇池一定能治理好!

10月25日利用周末巡查的3条河道从市区一直跑到晋宁县,面广、量大、路途长。原本1天的工作量压缩到半天内进行,参加巡河的领导们直到中午1:30才吃上午饭。拼搏2009的干劲,为攻坚2010卯足了劲头。

编辑:姚森婧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h2o-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