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由MBR工艺看环境产业新时代技术发展

时间:2010-06-30 15:14

来源:中国水网

作者:张倩

评论(

伴随着由设备制造,到工程建设,再到投资、运营的产业主旋律变换,中国环境产业已迎来崭新时代。清华大学水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水网顾问傅涛指出,环境产业服务标准的日趋提高,对服务的综合化需求更为迫切,同时也为产业技术发展提出了新命题。

6月中旬,在主题为“产业新时代的技术挑战”的“2010水业高级技术论坛”上,水业人士们齐聚一堂,就受到行业普遍追捧的MBR工艺,分析了产业新时代的技术发展方向。

MBR工艺取得蓬勃发展 但阻力尚存

据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教授黄霞介绍,自20世纪90年代起,中国开始对MBR工艺进行研究,先后获得国家“九五”攻关研究资助和863项目资助,其逐步成功实现由实验室小试、中试研究,到日处理规模数百、数千、过万立方米规模的实际工程应用。黄霞称,自我国首个日处理规模过万立方米的MBR工程——北京市密云县MBR工程(4.5万立方米)于2006年5月成功投运以来,截至2009年底,全国日处理规模过万立方米的MBR工程已约30个,其中湖北省十堰市神定河MBR工程更以11万立方米的日处理规模创下最大规模记录。同时,当前7个在建的大型MBR工程,累计日处理能力超过33万立方米。此外,数个大型MBR工程也已陆续签约,建设在即。
  
  MBR工艺取得的蓬勃发展的确不容小视。黄霞表示,MBR工艺在市政污水、工业废水、医院污水、垃圾渗滤液、河水净化等方面均有应用。而且,随着水资源回用需求的提升、污水处理排放标准的提高、膜技术应用的成熟、膜性能的增加和膜价格的大幅下降,MBR工程的应用发展也将会得以巨大推动。

但黄霞也同时指出,MBR工艺的发展阻力尚存。MBR工艺欲寻求更大发展,尚需进一步解决膜成本和运行费依旧相对偏高的问题;技术成熟度也需要在大型工程应用中不断进行总结与提升,以指导其更广泛的应用;另外,MBR工艺标准化设计方法的早日出炉也十分必要。

北京晓清环保集团董事长韩小清在于“2010水业高级技术论坛”期间召开的“产业发展座谈会”上也表示出对MBR工艺的担忧。韩小清认为MBR工艺本身的设计理念存在问题,将膜置入污水中直接处理污水,第一反应即是“堵”;此外,MBR工艺在应用中耗电量大,不够经济。

MBR工艺“称霸”水处理领域 尚需10年磨练

对于我国MBR工艺的发展现状,通用电气实业(上海)有限公司罗敏在“产业发展座谈会”上表示,其与15年前北美的情况相当。据罗敏介绍,20世纪90年代中期,北美所有的水务工程对MBR均说“No!”因为当时的MBR同样是既贵又不好用。

相比于国外MBR工艺的发展,罗敏表示,无论是国内膜公司,还是看好中国市场的国外膜公司均应对自己的产品好好进行总结,与工程公司做好工艺优化,其中包括工程优化和组件优化。

“MBR是今后发展的方向,但不是现在,应该是10年以后。”国家城市给水排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总工程师郑兴灿也在“产业发展座谈会”上肯定地表示。“因为目前各方面条件都不太具备。” 他解释说。

“主要是前端生物处理技术还存在诸多问题。”郑兴灿强调,对于MBR工艺而言,其核心并不是膜技术,而在于前端生物处理。只有膜技术与前端生物处理的良好结合,才会实现较好的处理效果。黄霞也表示,MBR工艺的预处理阶段十分重要,应充分重视,否则会对膜系统的正常运行造成极大影响。

以太湖流域污水处理厂采用MBR工艺进行升级改造的项目为例,尽管吨水处理成本由200元到800元不等,但出水水质情况却差不多。对此,郑兴灿表示,这正是由于进水水质与前端生物工艺设计的不同而致。据介绍,郑兴灿所在的专家组就曾对该MBR工程的前段生物处理设计提出了许多意见和建议。

而即使前端生物处理技术解决了,MBR工艺也并非可以“一手遮天”。郑兴灿解释说,因为所有技术都有发展的用途,不能排斥任何一个技术,也不能主推哪一个技术,各种技术应是百花齐放。对于工艺的选择应首先明确目的,再均衡考虑预期效果与成本支付之间的关系,从而最终确定。

迎接产业新时代 技术需更具前瞻性与综合性

由MBR工艺不难看出,技术的发展在提倡预期性和全面性。

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副院长、原北京排水集团总工王洪臣在“2010水业高级技术论坛”期间进行的主题为“产业新时代的技术挑战与方向”的首届总工论坛上也表示,产业新时代对技术的更高要求主要有两个层面,其正为前瞻性和综合性。

王洪臣说,环境产业发展今后面临的已不单纯是污染控制问题。以澳洲某水处理技术研究联盟为例,其已将研究目标由污水处理过渡为如何将污水与饮用水接轨的问题。新的技术阶段,需要技术更具前瞻性。

在对技术的综合性要求方面,主要是需要通过跨行业、多学科的协同来解决环境问题。“像垃圾焚烧,其并非简单焚烧,而是需要做到共消化。共消化即是要求多行业来共同解决问题。”王洪臣举例说。(中国水网)

编辑:张倩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h2o-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