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源> 论文>正文

“两江四湖”工程战略与实践

论文类型 技术与工程 发表日期 2005-05-01
来源 城市水景观建设和水环境治理国际研讨会
作者 左华
关键词 两江四湖 战略思想 工程实践
摘要 桂林“两江四湖”工程以“连江接湖、显山露水、清淤截污、引水入湖、修路架桥、绿化美化、文化建设”为战略指导思想,规划设置了三阶段目标,其中一期工程定位于中级目标,工程包括城市水环境的生态修复和建设。“两江四湖”工程规划包括清淤截污规划、景区布局规划、绿化种植规划、建筑控制规划、环城旅游规划和水上博览园规划。实践表明,“两江四湖”工程不但实现了既定目标,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环境和经济效益,同时也为我国城市水环境保护与利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左华
(桂林市人民政府两江四湖工程指挥部,广西,541001)

  摘 要:桂林“两江四湖”工程以“连江接湖、显山露水、清淤截污、引水入湖、修路架桥、绿化美化、文化建设”为战略指导思想,规划设置了三阶段目标,其中一期工程定位于中级目标,工程包括城市水环境的生态修复和建设。“两江四湖”工程规划包括清淤截污规划、景区布局规划、绿化种植规划、建筑控制规划、环城旅游规划和水上博览园规划。实践表明,“两江四湖”工程不但实现了既定目标,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环境和经济效益,同时也为我国城市水环境保护与利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两江四湖;战略思想;工程实践

The Planning Strategy and Implementation of Guilin “Two Rivers & Four Lakes Project”

Zuo Hua
The Headquarters of Two Rivers & Four Lakes Project, Xifeng Road, Guilin Municipality,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541002, 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planning strategy of “connecting water systems, landscape restoration, dredging & intercepting pollutants, water diversion, building roads & bridges, beautification & virescence of environment as well as reviving historical cultures”, three goals of different levels are set for “Two Rivers & Four Lakes Project”, of which the Intermediate goal is for the project phase Ⅰ, including the biological restoration of urban water environment. The Planning for “Two Rivers & Four Lakes Project” consists of dredging & intercepting pollutants, scenic spot layout, virescence, architectures management, round-the-city sightseeing and expos on water. The implemented project reached the goals set and achieved considerable social, environmental and economic benefits. Meanwhile, “Two Rivers & Four Lakes Project” provides a new idea and approach for the 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of Chinese urban water environment.

Key words: Two Rivers & Four Lakes Project, strategy, Implementation

  桂林,山清水秀,洞奇石美,是世界闻名的风景游览城市,自然景观优美。流经桂林市内的主要河流有漓江及其支流桃花江,两江如青罗带穿城而过,萦回蜿蜒于群山与城市之间,构成了一幅幅“水绕青山山浮水,山浮绿水水浮山”的秀丽景观和诗情画意。城内还分布有大小不一的湖塘,主要有榕湖、杉湖、桂湖、铁佛塘等,或人工开凿,或自然天成,如明珠碧玉散布于城中,映衬群山,清绝入神(见图1)。“城因水而活”,桂林的秀水成为城市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资源。

N

图1 桂林两江四湖布局

  桂林早在宋代就已形成一条完整的环行水上游览路线,使桂林城“千峰环野立,一水抱城流”,一叶扁舟,可尽览城中诸胜。但由于维护不力,水道壅滞,水系中断,只有古护城河演变成的榕湖、杉湖、桂湖被完好地保留了下来。建国以后,对城内湖塘进行清淤修整,沿岸绿化美化,点缀园林建筑,开辟成榕杉湖、桂湖景区,已具相当规模。为进一步落实城市总体规划,全面形成“古城居中”的山水城的城市格局,完善城市水体环境,提高桂林老城中心区的环境景观综合质量,实现城内湖与漓江、桃花江水系的连通,再现环城水系当年的风采,给风景秀丽的桂林再添新光彩。

1“两江四湖”工程战略规划

1.1"两江四湖"工程战略思想
  
桂林“两江四湖”工程的构想,源于对桂林市情的分析和对时代发展大趋势的认知,基于人民群众的愿望和智慧。山水城市,是桂林市不同于其它城市的一个特征,水是桂林的城市之魂,水不活,桂林的城市也就没有灵气。“两江四湖”工程就是直接做水文章的工程,它是一项环境保护工程,同时还是一项文化建设工程、旅游景区建设工程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两江四湖”工程的战略思想可以概括为28个字[1],即:“连江接湖、显山露水、清淤截污、引水入湖、修路架桥、绿化美化、文化建设”。
1.1.1连江接湖
  连江接湖的基本战略主要包括:(1)将漓江与桃花江连起来,并达到行船的水平;(2)将城市内湖连起来,也达到通航的水平;(3)将漓江、桃花江与内湖贯通。在连接江湖战略中,由于内湖到桂湖为止了,北边与漓江还有约1.5的距离,铁佛塘就坐落在这一区域,要想将两江与内湖贯通,就要新挖掘一个新湖,这个湖在历史上是存在的,称其为“木龙湖”。
1.1.2显山露水
  常言道“桂林山水甲天下”,但在1998年以前,市内的山水多被破烂建筑所遮挡,更有甚者,桂湖边变成了花圈一条街,破烂不堪,使人们既看不到古城墙,也看不到桂湖。因此,为解决这一顽症,“两江四湖”工程的第二个战略思想就是,克服一切阻力,坚决拆掉违章建筑,显山露水,还桂林山水本来面目。
1.1.3清淤截污
  由于常年积淀、水路不通和排污,四湖湖床淤积严重,湖水严重污染。因此,将内湖和桃花江的淤泥清走,将两江四湖沿岸的污水截住,是两江四湖水环境综合整治的关键。内湖的淤泥很深,有的地方超过1.5/span>,清淤任务繁重;由于大量废水(甚至医院废水)排入四湖,仅榕湖沿岸就有43污口,因此,截污是内湖的水质根本改善的关键。
1.1.4引水入湖
  内湖水位高于两江,是死水一潭,周边废水又不断排入湖中,湖水每到春夏就发臭。死水问题只能靠引水入湖工程措施来解决。在桂林市区内同一区域存在三级水位,即内湖、桃花江、漓江,因此,要想贯通两江四湖,就必须解决水位落差的矛盾,留住水、激活水和改善水是四湖水环境改善的重要保障。引漓江水入内湖计划的分流点位于上南洲岛对岸的赵家桥,全程约7.8。
1.1.5修路架桥
  “两江四湖”工程不仅要保证水量和水质,还要使交通便捷起来。1998年以前,桂林道路破烂不堪,路窄桥更窄,拥挤不堪,尤其上下班时更是苦不堪言,市民和游客意见很大,怨声载道。而且许多桥(如解放桥)是多年的危桥,这种状况必须改善。因此,修路架桥,不仅是旅游交通的需求,也是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保障。
1.1.6绿化美化
  桂林的绿化本来是很有先天条件的,但是,市区许多地方的情况并不令人乐观。有的地方黄土露天,尘土飞扬。有的地方虽然有草,但大都是杂草,自生自灭。有的地方有草少树,有草缺花,单调乏味。“两江四湖”工程要解决这一问题,加强绿化,提高绿化的档次。不仅种草,还要大量植树、种花,品种要多样化,摆布要错落有致、精心布局。影响景观的另一个问题,就是江湖现有的驳岸年久失修,许多地方的驳岸崩塌,许多岸边没有栏杆,仅有的栏杆大多残缺不全,这些问题,一是有碍景观,二是影响市民、游客的安全。因此,“两江四湖”工程要把驳岸建成生态驳岸,并使之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1.1.7文化建设
  文化建设包括文化古迹保护和城市文化品位的提升。桂林不仅是山水名城,而且是文化名城,但是,现在文化名城的风彩远未展示出来。许多文物古迹年久失修,有的被大量破烂建筑所遮挡、淹没,如王城城墙、宋城墙、舍利塔、叶挺将军囚禁山洞等。许多文物古迹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有的已残缺不全,甚至荡然无存,如黄庭坚系舟处,纪念碑文先是被砸烂,接着连残碑也不见了。在“两江四湖”工程中进行文化建设,一是保护、修葺文物、古迹;二是拆掉违章建筑,将文化古迹露出来;三是恢复一些重点古迹;四是精心策划。
1.2 规划目标与原则
  
“两江四湖”工程规划的目的,即是从城市规划以及多专业的工程技术角度,研究实现内湖与漓江、桃花江的水系连通的可行性与途经,修复桂林城市水环境,探讨重塑临水地段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再现山水城的水系风采、增加市区水上游览项目,最终促进旅游经济的发展。
1.2.1规划范围
  “两江四湖”城市总体规划,确定营造山水城市的核心水系,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一是以榕湖、杉湖、桂湖、铁佛塘等四湖为主体的内湖水系,包括四湖及叠彩山北麓已规划控制预留多年的古河道;二是桃花江及其与内湖相连的水体通道,含南部的少年宫春太湖和北部的清塘新开渠水系;三是小东江、眥洲河。
  中心城环城水系系指中心城内湖水系(亦称,“两江四湖”一期工程),包括桂湖、铁佛塘、榕湖、杉湖及其与漓江、桃花江连通的杉湖出水口、木龙古水道和少年宫春天湖三个地段,漓江(叠彩山——象山段),桃花江(桃花江大桥——象山段)。规划用地范围除内湖水系水体本身,还包括临水绿地与相邻的第一层街区,规划范围总用地616.6公顷。
1.2.2规划目标
  “两江四湖”工程要全面改善桂林城市水环境,通过调水工程,保证城市内湖水量充足;通过沟通水系,连接两江四湖;通过清淤截污,改善四湖水质。但是,优质而清洁的城市水环境需要一系列的保障措施,其中最重要的措施是实施水环境的生态保护。
  当今城市水环境修复,需要运用综合技术手段,协调城市发展与生态建设的关系。在满足人对水开发利用的需求同时,兼顾水体本身存在于一个健全生态系统之中的需求,把江河湖泊中的水体看作是城市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尽可能维持江河湖泊的自然形态,保留或恢复其多样性,包括湿地、河湾、急流和浅滩。为野生动植物提供良好的栖息环境;保护滨水植被和动物群落,提高水体自净能力。营造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环境,保护城市、水体和文化景观,既要实现人们期望的开发利用水的功能价值,又能兼顾建设一个健全的河流湖泊生态系统,实现城市水的可持续利用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根据“两江四湖”工程规划范围和工程战略思想,设置三阶段规划目标[2]:初级目标是中心城环城水系的连通,中级目标是整理内湖水系两岸用地、美化滨水环境、改善沿岸景观,高级目标是以环城水系整治为楔机、促进旅游业全面发展、塑造中心区全新形象。根据工作的阶段性要求,一期工程规划设计将定位在中级目标。水环境的生态保护也只能分阶段进行,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战略目标。在“两江四湖”一期工程中,以清淤截污为重点,同时开展城市水环境生态修复技术研究,在今后几期工作中逐步深入开展生态建设。
1.2.3规划原则
  坚持慎密、客观的科学态度:以城市总体规划为指导,以水利学理论为基础,分析论证环城水系的构成形态,提出规划研究的总构想,以及付诸实施的可行方案。
  坚持宏观、中观、微观相结合:宏观上把握“城在景中,景在城中”的山水城格局,突出自然山水与历史文化的特色,以整个中心区为对象,塑造新的城市风貌;中观上要突出重点,建造风格各异的园林景观,严格控制临水的第一层街区建设,形成与水系景观相融合的街区形象;微观上创造不同特点的园景,以水为纽带,建成完整的城市公园,充分发挥水系的环境效益和生态效益。
  设汁手法上强调各具特色:对园林布局、地形利用、护岸处理、道路铺装、园林小品、材料选择上要有地方性、独创性、先进性;植物配置上要体现多样性,力求形成多层次、多形式的四季植物景观。
  树立精品意识:整体构思、精心设计,坚持高标准、高质量,努力吸收和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创造富于变幻、亲切宜人的城市景观。
  突出文化内涵:在保护现有文物故迹基础上,努力挖掘历史文化与地域文化内涵,积极营造浓郁的文化氛围。
  规划成果要求近、远期相结合,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2“两江四湖”工程实践

2.1工程沿革及反思
  
桂林环城有桂湖(由西清湖、宝贤湖、丽泽湖组成)、榕湖、杉湖,称环城三湖。它们源自唐宋时代护城的壕塘,经历代的改建扩展分割而成,环城三湖给“城在景中、景在城中”的桂林增添了秀丽的湖光山色。三湖水源不足,历史上多次采用引水入湖方式加以弥补。宋崇宁年间(1102-1106年)曾建朝宗渠,从城北虞山脚引漓江水向西入西清湖,使隐山成为湖中山,引水路线经过桂湖。1948年曾在西门外筑莲花坝,使桃花江水经榕湖、杉湖流入漓江,以净化污染的湖水,后因坝体阻挡行洪淹没农田而被拆除;1965年修建五仙桥引水工程,引桃花江水经芳莲池于家庄反虹管沿芦笛路入桂湖,后因桃花江枯季流量小,沿途截流多,不能有效引水而废弃[3]
  针对历次引水济湖的成功和失败的教训,上世纪80年代初设计和建成了自漓江南洲引水入湖工程,利用1.46 m的水头落差实现引水0.5-2.5 m3/s,靠此落差和坡降自流引水,20年来水畅其流,证明了利用水力落差的优越性(见图2)。

  渠道运行最初几年,枯季流量较大(14-19 m3/s),引入桂湖水量多在1 m3/s左右,桂、榕、杉湖总长3.3 km、水域面积30万m2、蓄水44.8万m3,在此流量下三湖水体可经5-6 天更新一次,当年水质优良,水色清沏透明,桂湖入口段成为天然游泳场所,生态环境效果极佳。此外,赵家桥至虞山约有农田5000余亩仰仗渠道引水灌溉。80年代后半期开始,市北贮木场大米厂等工业废水、市北街区及环湖宾馆饭店街道居民生活污水排入、以及在桂湖内拦网养鱼致使水路不通等,使湖水急剧污染,COD、BOD、总氮、总磷、大肠杆菌、细菌总数等项指标严重超标,湖水成为Ⅴ类水质超富营养化水体,蓝绿藻大量滋生漂浮水面,水体恶臭,环境质量下降到极点;90年代中期开始着手治理,采取截污、清除底泥和淤积、强行拆除拦鱼栅网、修缮引水渠道、大搞环湖绿化美化、改造翊武路、拆墙透绿拆房建绿。等一系列措施,“三湖”环境和风光不仅得到恢复,而且成为优良的环境生态区及休憩观光游览的重要景区。
  始料未及的是引水渠道招致市北新区多年洪涝淹没,90年代愈演愈烈。引水明渠的尾闾是虞山闸,虞山闸所在的地形是昔日皇泽湾,在历史上它是漓江洪水河湾,宋代朝宗渠的渠首就在此湾,近20-30年由于桂林城市的扩展,皇泽湾已被楼群填满,建成清风小区、凤凰小区、中山北路等市北新区,昔日的河湾地貌已被鳞次栉比的楼群所遮掩,赵家桥渠首并未修建防水闸门,每年洪水都由明渠滚滚而下,汇集于皇泽湾,80年代市北建筑面积不大,有较宽大的储洪空间,90年代建筑物增多,挤占了河湾空间,洪涝愈亦猛烈,1996,1997,1998连续3年受淹,1998年尤其严重,1998年6月24日赵家桥洪水位达155.23 m,清风小区及其邻区受淹面积达0.9 km2,受淹农田1960 hm2,受淹人口3.72万人,中心最大水深4 m,延续2-7d,经济损失达1.68亿元[4]。鉴于多年洪涝,1999年实施城北新区防洪排涝工程,减少受淹耕地1.6万亩,减少受淹人口1.3万人,保证引水入湖工程安全,减小了环城三湖受洪水威胁的程度,改善了市北新区的生态环境。
  通过对以往引水入湖工程的认真思考和总结和专家论证后发现,限于历史条件,以往工程欠缺对桂林城市水环境的综合考虑,因而引水入湖工程只能服务于单一或几个目标,未能从根本上解决环城水系所存在的综合水环境问题。因此,在“两江四湖”实践前设立了“沟通水系,分流调水;清淤截污,防洪排涝;水系通航,环城旅游”的目标,实质上,这一目标瞄准的是城市水环境的综合修复和改善。
2.2沟通水系,分流调水
  
在“两江四湖”工程之前,桂林城区内湖只有三个,即杉湖、榕湖和桂湖,但是,据史料记载,在铁佛塘附近还有第四个湖泊。较长时期以来,该湖大部分被回填,建成民舍,从而截断了四湖北端与漓江的连接。为沟通内湖与漓江,恢复历史原貌,工程拟恢复重建第四内湖,即后来建成的木龙湖。木龙湖与叠彩山、老人山、临江宋代古城相呼应,再现了历史文化景观。游人乘船由漓江经叠彩山脚进入四湖首端木龙湖,宋代古建筑群、现代过船建筑物和孱流而下的叠彩瀑布尽收眼底,奇峰浮水,鸟语翠竹,如临仙境。
  连通江湖水系,将清澈的漓江水源源不断地引入,是增强“四湖”水体自净能力、增大“四湖”水环境容量、减缓“四湖”水质污染的重要措施。引水入湖工程水仍然源自市区北郊上南洲洲头,由于原渠道与家用水共引,沿途水量分流,加上菜农在沟中刷洗粪桶或喷雾器等,污染了引水水质,难以达到引水入湖水质与水量的要求。为保证入湖水质,避开沿程污染,引水工程采取“一沟二渠”的设计方案,即在原引水沟中整修一条明渠满足沿途农民、城市居民生产生活用水;与明渠并列修一段全封闭混凝土箱涵与拱涵、隧洞相连的水路,专用于向“四湖”输水。这样既满足了入湖的水质,又解决了农民灌溉用水的问题[5]。水系沟通后,“两江”与“四湖”构成“曰”字形(图3)。
  经过专家反复论证而实施,引水线路全长7331.6 m,设计最低过水流量1.35 m3/s。10天更换一次湖水,每天入湖水量为7.82万m3,相当于引水流量为0.9 m3/s。以青狮潭水库漓江一期补水月保证率P=92%作为枯水期引水入湖工程的设计保证率,设计引水流量1.5 m3/s,扣除10%沿程水量损失,入湖流量1.35 m3/s(见表1)。由于隧洞出口处水面标高低于湖面标高(149.15 m),故渠道水力计算采用非均匀流公式,从下向上推求回水水面线直至与明渠均匀流相交为止,环城水系纵剖面见图4。重新整治后的“四湖”水面面积为38.59万m3,容积为78.24万m3。该工程实施后,使湖区水体得到交换,达到Ⅲ类水质标准,满足环境要求。

表1 四湖水量交换计算表

湖区 湖水容积 按10d 交换一次的日换水量 榕/杉湖出口控制的容积比率 桂湖水量按容积比率分配入榕/杉湖的流量 加大流量 水体交换周期 水量 流量 m3 m3 m3/s % m3/s m3/s d 四湖合计 782400 78240 0.906 0.906 1.35 6.71 木龙湖 43400 4340 0.05 0.05 0.07 7.20 桂 湖 243400 24340 0.282 (1.28) 2.2 榕湖出口 榕湖 71150 7115 0.082 14.4 0.123 0.24 5.1 杉湖出口 榕湖 213450 42445 0.492 85.6 0.733 1.04 7.0 杉湖 211000 注:表中加大流量1.28m3/s系通过桂湖中下段流量,木龙湖在桂湖上游分水不计入桂湖的影响。


图4 环城水系纵剖面示意图(高程为珠江面以上米数)

2.3 清淤截污,防洪排涝
  
据测量,桂湖、榕湖和杉湖的淤积厚度为0.2-1.0 m,富营养化严重,是水质恶化的重要原因之一,湖底清淤势在必行。经综合比较,采用吸泥泵远距离管道输送方式清淤,由江苏河海疏浚工程集团公司承建。为减少施工期对环境的影响,施工单位采用了“平湖清淤,管道输送污泥”的施工工艺,用压力泵、压力管将湖塘淤泥直接抽送到8 km之外的相人山堆积场。经过半年施工,共清除淤泥23.64万m3,彻底改善了“四湖”水底底质,基本清除次生污染源。
  榕湖和杉湖两岸为第四纪砂卵石层,湖水位由147.70 m升高至149.15 m后,由于湖岸砌石挡墙未能完全截断砂卵石层,应沿岸墙作好防渗排水,防止对两岸形成浸没影响。防渗重点是本龙湖区,除对湖区查清的土洞进行充填灌浆外,对整个湖区采用土工织物铺盖防渗处理。对个别岩溶地段,采用灌浆和钢筋混凝土面板防渗的综合措施。
  流域范围内原有的雨、污合流地下排水管道全部分流,沿江、湖的污水排放口全部截流,对城区地下排水管线结合道路扩建进行全面规划实施,彻底清除江、湖的污染源,杜绝入湖,生活、工业污水经污水厂处理达标后排放或重复利用。桂湖区完成截污管道5376.24m,检查井149座,雨水井87座、跌水井4座,新建翊武路泵站1座。榕、杉湖区完成污水管1795m,雨水管3310m,检查井116座,阀门井2座、雨水井10座。工程完建后,“四湖”周边的污水全部流入第四污水处理厂,除桂湖区及榕湖北区雨水入湖外,其余雨水截入漓江。
  四湖正常水位升高后,须重新规划中心城区的排涝问题,“四湖”内涝问题由设置在榕湖至桃花江出水口的春天湖排涝泵站解决。为了实现当城市发生P=5%暴雨时,在桃花江同时发生洪水的情况下,能够将四湖无法容蓄的洪水排泄至桃花江;而当城市发生更大洪水时,在外江洪水并不很大的情况下可以加速排涝。设计排涝流量12立方米/秒,共设4台潜水轴流电泵,总装机容量720KW(180*4),防洪标准为桃花江二十年一遇洪水(洪水位为150.6米)。为了与周边景观相配,现创造性地将春天湖排涝泵站与春天湖船闸共建为一体,不仅节约了投资,而且使两项目显得更紧凑美观。当桃花江或漓江洪水位高于湖区水位时,为防止漓江、桃花江洪水进入“四湖”,在上南州赵家桥引水口处、木龙湖升船机处分别设置有防洪闸。
2.4通航,环城旅游
2.4.1衔接和内湖清障
  要达到四湖通航、使游客饱赏城中山水的目的,对航线内江、湖中有碍通航的桥梁和两岸有碍景观的建筑物,拆除重建。重建的建筑物除体现出现代科技水平外,应与桂林山水文化、空间相融,别具特色。原有江、湖堤岸,特别是榕、杉湖堤岸和桃花江堤岸不能满足通航要求,进行全面整治。根据江、湖分布和城区景观条件,确定两江与四湖的通航连接点分别设在木龙湖出口、榕湖出口(亦称春天湖出口)、杉湖出口和桃花江出口。通过水文水利计算和整治规划,各连接点的水位指标见表2(图3)。榕、杉湖水位由原来147.70m左右升高至149.15m,水深2.4-3.0m,除满足游船正常通航外,中心城市更具亲水感,空间尺度十分宜人。

表2 两江与西湖各连接点主要水位指标

位置 正常水位
(m) 最高通航水位
(m) 最低通航水位
(m) 江、湖防洪水位
(m) 四湖 149.15 149.35 148.95 149.38 漓江-木龙湖出口 147.50 145.81 152.77(P=2%) 漓江-杉湖出口 146.00 144.00 150.74(P=5%) 桃花江-春天湖出口 146.27 144.80 150.90(P=2%) 桃花江-漓江出口 上游146.20
下游146.00 上游144. 70
下游144. 00 150. 90
( P = 2 %)

  杉湖、榕湖、桂湖、木龙湖间通航的主要措施是拆除原“四湖”上的8座旧桥,重建10座新桥,新桥的建筑型式和风格结合桂林特点。为保证“四湖”通航,每座桥的底梁至设计湖水面净空大于2.8m,并增加桥孔、加大跨径,以利于内湖之间的水体流动、水质交换。
2.4.2船闸和升船机
  根据各湖体量和引水入湖流量,若木龙湖、榕湖和杉湖出口均采用船闸连接,则存在水量不足和各湖区水体排放交换极不平衡的问题。结合三处连接点的空间、地形、景观条件,以及考虑到科普教育、激发游客兴奋点等因素,经多方面分析,宜采用不同类型建筑物。实际运作过程中通航与湖水交换同时进行,所需水量均小于入湖流量,因此能确保“四湖”水面达到149.15m标高,“两江四湖”就能实现全线通航。
  (1)木龙湖升船机
  木龙湖升船机位于叠彩山与铁封山之间,在漓江西岸与木龙湖连接的通道上,是连通漓江与四湖,实现内湖与外江环城通航的重要控制性建筑物,是中国第一个载客观光用垂直升降升船机。
  (2天湖船闸
  春天湖船闸位于九岗岭春天湖与桃花江相连接的出口处,是继木龙湖升船机之后第二个为实现四个内湖与外江环城通航而建设的重要控制性建筑物。
  (3山升船机站(在建)
  该项目位于象鼻山旁的桃花江上,桃花江在坝线下游约90/span>汇合流入漓江。
  桂林市“两江四湖”环城水系工程的形成,使中心城市旧貌变新颜,引来了更多五洲游客,提高了市民享受山水环境的水平,使桂林成为一个高标准的国际旅游名城,“水”起到了命脉作用。
2.5景区建设,桥梁水景
2.5.1景区工程
  (1)木龙湖宋城景区(已完成一期)
  木龙湖宋城景区包括铁佛塘和木龙湖,位于该景区内的木龙湖古水道工程是两江四湖整治工程的灵魂,是让桂林显山露水,展现自然、历史风貌的关键工程,开挖后的木龙湖水道长约1.1公里,水面约5公顷。宋城景区就是在这基础上发掘自然景观及桂林人文历史建设的,整个景区范围东起漓江,西至翊武路,北以铁封山为界,南至叠彩山、宝积山,占地面积18.5公顷。宋城景区的设计理念就是在自然生态环境中解读文化,在园林化的背景下体味历史,在浓郁的文化氛围中诠释生态与环保理念,潜移默化,寓教于乐,通过提炼,展开大容量的古代画卷,寄寓山水人文情怀,记录名城的历史步履,展示生态的美妙风采,使游客得到观光、游乐、度假、休闲、学术交流、文化考察与宗教等方面的丰富体验和多重享受。建成后的木龙湖宋城景区将成为生态环境恢复与保护的示范工程,成为生态旅游教育基地,并将填补桂林历史文化精品旅游的空白,为桂林旅游增添光彩。
  (2)桂湖景区
  桂湖景区建设工程范围包括西清湖、宝贤湖、丽泽湖、内榕湖,南北向约1700余米,平均宽度110米,水面空间开敞通畅,水域视野十分深远,历史上曾是桂林护城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城市边界的特征十分突出,加上有“老人高风”、“桂岭晴岚”等桂林传统名景。因此在规划设计中既保留了其作为中心城区的区位特征,又最大限度地保护自然的山体和水域、沿湖周边大量种植各种名贵的乔木与花草,并在相对集中的区域内造榕树园、银杏园、雪松园、水杉园、木兰园、棕榈园等园林景观,加上西清桥、宝贤桥、观漪桥、丽泽桥、迎宾桥等新景桥,使桂湖景区内成为一个集名树、名花、名草、名园、名桥于一体的博览园,形成了环境城市核心区的具有山林野趣特征的绿色绶带,从而改善城市中心区的生态环境和旅游景观环境。
  (3)“木龙湖不夜城”项目
  为有效利用两江四湖工程一期中木龙湖景区的建设成果,为内湖游览增加特色,2003年3月至9月对木龙湖现有资源进行了经营策划,并根据策划内容对木龙湖景区进行了旅游软硬件建设,将“木龙湖不夜城”项目于2003年10月1日推出。“木龙湖不夜城”的推出,增加了游船游览亮点,特别是在枯水季节游船不能下漓江的情况下,补充并保证了游览内容,稳定了客源,有效地提高了游船经营收入约500万元。
  (4)桥梁景观
  共规划设计了包括古榕双桥、宝贤桥、宝积桥、榕溪桥、丽泽桥、信义桥、迎宾桥、西清桥、观漪桥、木龙桥在内的不同风格的景观桥梁10座。
  (5)水景构建
  水是所有景观中最迷人和最激发人兴致的因素之一,除了天然的河流、湖泊、瀑布、激流,还可通过设计造型,创造出许多巧夺天工的水景工程。水景工程可以使空气清洁、新鲜,游客心情舒畅、精神振奋、消除烦躁;同时它本身可以构成一个景区的主体,成为景观的中心。它还可装点、衬托其它景观。来桂林的游客,除了欣赏桂林山水的自然风光外,也希望有一个优美、优雅的城市环境,因此,我们将水景工程视为一种环境艺术,服务于城市水环境和旅游功能的发挥。
  (6)喷泉水景
  桂林风景湖(桂湖、榕湖、杉湖)位于市区繁华地段,优美宁静的湖光水色点缀桂林风景的瑰丽,增添美的魅力。环城湖自形成以来,便开始遭受污染,在工业不发达、人口稀少的古代,轻微的污染不足以破坏湖内的景观和生态系统。风景湖位于市区中心地带,是热点游览区,如何保持清洁的水质,又不影响水体景观。我们采用多处喷泉工程,在湖中水流不畅处设置喷泉,增大湖水中溶解氧含量,利于有机污染物的好氧降解,同时美化了景观。
  (7)“窗口”水景
  在桂林新火车站站前建造了广场水景,该水景中央为一组直流可调水柱,背景为一呈M型的水雕塑,在直流水柱的后面有三层叠水、叠水台阶下为圆形布景吸气式水松柏,随吸气量不同,产生体量的变化,非常活泼,充满动感,组成了一幅动静结合的桂林山水画。来宾经过长途跋涉,比较疲劳,见到充满活力的水景,顿觉空气新鲜,清风扑面,感到亲切、欣慰。

3 小结

  “两江四湖”战略思想可以概括为“连江接湖、显山露水、清淤截污、引水入湖、修路架桥、绿化美化、文化建设”。“两江四湖”工程规划设置了三阶段目标,其中一期工程定位于中级目标,工程包括城市水环境的生态修复和建设。“两江四湖”工程规划包括清淤截污规划、景区布局规划、绿化种植规划、建筑控制规划、环城旅游规划和水上博览园规划。
  通过对引水济湖工程历史的回顾与反思,确立了引水工程的多级目标:沟通水系,分流调水;清淤截污,防洪排涝;水系通航,环城旅游。(1)通过开挖木龙湖,重现了古代四湖的基本格局;采取“一沟二渠”设计方案,保证了入湖水量和水质;四湖水10天更换一次;重新整治后的“四湖”湖水达到Ⅲ类水质标准,满足环境要求。(2)桂湖、榕湖和杉湖清淤彻底改善了湖底底质,基本清除次生污染源;彻底清除江、湖的污染源,完成雨污水截流管道10多公里,检查井、雨水井、跌水井350多座;通过春天湖排涝泵站解决四湖内涝问题,在上南州赵家桥引水口处和木龙湖升船机处设置了两江防洪闸。(3)为保障水系通航,四湖水位统一到149.15 m;拆除原“四湖”上的8座旧桥,重建10座新桥和三个船闸;确定了四湖水量、流量、水体交换周期等关键参数。(4)完成木龙湖宋城景区建设,创造了在自然生态环境中解读历史文化的新理念,木龙湖宋城景区是生态环境恢复的精品工程。桂湖景区建设,水域视野深远,在保护自然山体和水域的基础上,沿湖种植大量乔木与花草,相对集中建造了榕树园、银杏园、雪松园、水杉园、木兰园、棕榈园等园林景观,改善了城市中心区的生态环境和旅游景观环境。桥梁方面,建造了木龙桥等10座景观桥梁。水景方面,建设了喷泉水景和“窗口”水景工程。

参考文献

[1]李金早,做活桂林“水”的文章——在“两江四湖”工程专题工作会上的讲话,参阅材料(40),2002,9,23(内部资料)
[2]桂林中心城环城水系规划研究报告之总报告,环城水系规划技术分团,桂林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1999, 4(内部资料)
[3]黄 平,桂林水利志[A],桂林市志(1977-1999),北京:中华书局,1997。
[4]缪钟灵,桂林引水入湖工程,桂林工学院学报,2000,20(4):371-374
[5]黎运芬,范惠生,桂林市环城水系水环境整治和通航工设计,山西水利科技,2002,143:82-86。

论文搜索

发表时间

论文投稿

很多时候您的文章总是无缘变成铅字。研究做到关键时,试验有了起色时,是不是想和同行探讨一下,工作中有了心得,您是不是很想与人分享,那么不要只是默默工作了,写下来吧!投稿时,请以附件形式发至 paper@h2o-china.com ,请注明论文投稿。一旦采用,我们会为您增加100枚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