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涛做客央视《财经评论》谈“水十条”(精编版)

傅涛做客央视《财经评论》谈“水十条”(精编版)

时间:2015-04-20 17:46:01 来源:E20环境平台

【编者按】4月2日,国务院正式签发“水十条”(国发〔2015〕17号文)。本次“水十条”有哪些亮点?在当前经济下行趋势下,严格的制度,是否会让经济雪上加霜?如何让企业有更多的环保动力?投入与产出如何平衡?如何保证民众能享受到山清水美……17日,中国水网总编傅涛博士做客央视《财经评论》,就此话题畅谈水十条。

主持人:水十条提出了“关、治、停、禁、调、保、责、截、晒、奖”十个关键字,有人看到了“量化指标”的具体化,有人看到了大众参与被提上日程。傅涛先生曾参与了“水十条”征求意见稿草拟工作,那么您首先关注的是什么?水十条的哪些内容让您觉得眼前一亮?

傅涛:水十条是全国人民以及环保行业期待已久的政策,国务院高度重视这个政策。水十条是新环保法自1月1日实施后,国务院发布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境政策,其对行业的影响,对政府的影响,对国民经济以及民生的影响都是深远的。

我主要关注的是,水十条提出了一种新的治理机制:“政府统领,企业施治,市场驱动,公众参与”,这四句话实际上反映了水十条在新政策之下的新举措,刚才你总结的十个关键字都可以在这十六个字里看到。

主持人:您认为水十条是对全产业链的颠覆,是对系统性的升级,这跟往年是有所不同的?

傅涛:环保问题毫无疑问是国计民生的大事,政府是第一责任主体,所以在水十条中会看到35个大条款,70多个分条款,每一款后面都有各个政府部门的印记,并且明确了时间、指标、责任部门,这里省略了地方人民政府,它同样也是责任部门,所以说实施水十条很重要的就是各级人民政府、各级部门。

同样我们也看到第二个要点:企业施治。事实上,水十条的实施落地,有238个具体的举措,是错综复杂的一件大事,是基于系统设计来完成的,不可能仅仅靠政府来完成,所以要企业施治,市场驱动,公众参与,这些是水十条落地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评论员:在这样一个规划里面,可能我更关注如何触发企业。长时间以来,我国作为一个缺水的国家,水污染非常严重。现在我们经常说的是空气污染,因为在像北京这样的城市,空气污染每个人都能感受到,所以人们觉得空气污染很严重。但实际上从全国范围来讲,水污染更严重,五类水体以上的重度污染水体已经占到百分之十。所以在这个规划里面,政府的责任一定要明确。

主持人:水十条的发布,预计可拉动GDP总量5.7万亿,这个帐是如何算的呢?

傅涛:2010年,国家把环保产业列为战略新兴产业之首,做了很长远的规划。今年三月,两会期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谈到,节能环保市场潜力巨大,要把节能环保产业打造成新兴的支柱产业。

实际上环境产业是个老行业,本质上讲,其实就是政府公共服务不自己做了,由企业来完成,从而生化出的产业。产而发展20年,有个不断递进的过程。总体来说,我们为政府提供设备服务、工程服务、运营服务,到现在水十条让企业在向政府提供一个面向效果、面向质量的服务,这是服务的不断升级,让环境产业从几百亿积累到几千亿,甚至到未来几万亿的跨越。

水十条对产业来说是需求层次的政策,打开需求面,让原本涉足简单环保领域的几个行业,变成了现在20多个齐头并进的行业,只有把这些都做好了,才能面向效果,才能让老百姓感受到环境质量的改善。

需求打开以后就给产业的升级打开了两个契机:

第一个方面,原来可以不仅仅做市政污水处理,其实很多的领域都可以是企业自己来完成的。

第二个方面,可以有更多的综合能够容纳产业的不同层级,像制造业、工程业、服务业、投资业等等。产业在不断的升级,这一趋势会让环保产业有较大增长,但这种增长需要一定交易结构的设计,政府自己干环保是常事,而水十条的1十六字方针中谈到政府是统领,以前政府不仅仅是统领也大包大揽。现在我们发现,对于环境治理工作,无论是资金上还是能力上、效率上都不能由政府独立完成。那么需要找同盟军:第一个同盟军就是专业的公司;第二个同盟军就是广大的公众,公众不仅监督、参与环保工作,也是为环保产业、环境治理进行支付的重要体系。政府的力量、产而的力量、公众的力量,这三个力量共同形成、落实水十条。

三个力量中,最坚实、最可以依靠就是产业的力量。实际上,产业对水十条充满期待,期待水十条不仅能拓宽我们的服务领域,也能促进产业的升级。从这个角度看,环保产业的发展随着水十条的落地,在未来一个时期内会带来一个比较大的增量,这个增量环保部也有测算,除此之外这也将促进传统行业的升级。

主持人:目前的测算是多少?

傅涛:环保部的测算是5亿多GDP的产值,可能涉及到的投资将达到四、五万亿的投资。在2017年之前可能有2万亿的投资。投资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一个形式,另一个形式就是政府的公共服务采购,并不是所有的环境设施的建设都是需要政府直接投资,政府可以向专业性的公司购买一种提供质量和效果的服务,这样可以拉动产业更大规模的升级,也可以将政府短期的压力释放到更长时间。同时机制的设计也能让更多的社会资本和公众通过各种方式参与到整个环境治理工作中来,所以环境治理对环境产业来说是一个结构性的促进和调整。

主持人:环境产业特别像服务业的一个转型,整个外包加企业专业化的执行力,公众应该怎么参与,全产业链如何结合起来?

评论员:我们在看到产业带来机会的同时,也要考虑这笔钱怎么出,对于很多地方,可能要忍痛割爱,原来招商引资来的一些企业需要关掉,原来已经污染的水环境需要治理。这个钱怎么来?

主持人:河水污染的效果如何评定?中间的程序如何监督?大众怎么参与,最后结果的好坏怎么评定等等很多问题,有没有系统性的规则。

傅涛:其实国内的很多学者和企业界都做了很好的尝试,包括最近财政部、发改委、住建部连续推出的PPP等制度包括特许经营立法、包括国务院69号文谈到的环境治理第三方服务,都在为公共服务由专业公司提供,寻找相应的出路。

主持人:水十条与原来的一些环保措施的本质区别在哪里?

傅涛:水十条是面向质量和效果的、是系统统筹的,兼顾了水环境、水资源、水生态,而以前很多的规划都是分割的,但这种统筹还不止这些方面,对海陆的统筹、对地上地下的统筹,说明这个规划是真的想还给百姓一个效果,并不是想在某个指标上做到突破、做个业绩。所以这个计划,我认为是真正关系民生的一个计划。

2015年4月22日,14:00-17:30,北京友谊宾馆嘉宾楼五号会议室,E20环境平台召开第56期环境战略沙龙,特别解读“水十条”与环境产业发展。

分享到:
140740 2015-04-20 17:46:01

相关视频

傅涛做客央视《财经评论》谈“水十条”(精编版)

视频来源 E20环境平台 视频分类 综合,政策,市场,财经,傅涛,新闻视频

【编者按】4月2日,国务院正式签发“水十条”(国发〔2015〕17号文)。本次“水十条”有哪些亮点?在当前经济下行趋势下,严格的制度,是否会让经济雪上加霜?如何让企业有更多的环保动力?投入与产出如何平衡?如何保证民众能享受到山清水美……17日,中国水网总编傅涛博士做客央视《财经评论》,就此话题畅谈水十条。

主持人:水十条提出了“关、治、停、禁、调、保、责、截、晒、奖”十个关键字,有人看到了“量化指标”的具体化,有人看到了大众参与被提上日程。傅涛先生曾参与了“水十条”征求意见稿草拟工作,那么您首先关注的是什么?水十条的哪些内容让您觉得眼前一亮?

傅涛:水十条是全国人民以及环保行业期待已久的政策,国务院高度重视这个政策。水十条是新环保法自1月1日实施后,国务院发布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境政策,其对行业的影响,对政府的影响,对国民经济以及民生的影响都是深远的。

我主要关注的是,水十条提出了一种新的治理机制:“政府统领,企业施治,市场驱动,公众参与”,这四句话实际上反映了水十条在新政策之下的新举措,刚才你总结的十个关键字都可以在这十六个字里看到。

主持人:您认为水十条是对全产业链的颠覆,是对系统性的升级,这跟往年是有所不同的?

傅涛:环保问题毫无疑问是国计民生的大事,政府是第一责任主体,所以在水十条中会看到35个大条款,70多个分条款,每一款后面都有各个政府部门的印记,并且明确了时间、指标、责任部门,这里省略了地方人民政府,它同样也是责任部门,所以说实施水十条很重要的就是各级人民政府、各级部门。

同样我们也看到第二个要点:企业施治。事实上,水十条的实施落地,有238个具体的举措,是错综复杂的一件大事,是基于系统设计来完成的,不可能仅仅靠政府来完成,所以要企业施治,市场驱动,公众参与,这些是水十条落地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评论员:在这样一个规划里面,可能我更关注如何触发企业。长时间以来,我国作为一个缺水的国家,水污染非常严重。现在我们经常说的是空气污染,因为在像北京这样的城市,空气污染每个人都能感受到,所以人们觉得空气污染很严重。但实际上从全国范围来讲,水污染更严重,五类水体以上的重度污染水体已经占到百分之十。所以在这个规划里面,政府的责任一定要明确。

主持人:水十条的发布,预计可拉动GDP总量5.7万亿,这个帐是如何算的呢?

傅涛:2010年,国家把环保产业列为战略新兴产业之首,做了很长远的规划。今年三月,两会期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谈到,节能环保市场潜力巨大,要把节能环保产业打造成新兴的支柱产业。

实际上环境产业是个老行业,本质上讲,其实就是政府公共服务不自己做了,由企业来完成,从而生化出的产业。产而发展20年,有个不断递进的过程。总体来说,我们为政府提供设备服务、工程服务、运营服务,到现在水十条让企业在向政府提供一个面向效果、面向质量的服务,这是服务的不断升级,让环境产业从几百亿积累到几千亿,甚至到未来几万亿的跨越。

水十条对产业来说是需求层次的政策,打开需求面,让原本涉足简单环保领域的几个行业,变成了现在20多个齐头并进的行业,只有把这些都做好了,才能面向效果,才能让老百姓感受到环境质量的改善。

需求打开以后就给产业的升级打开了两个契机:

第一个方面,原来可以不仅仅做市政污水处理,其实很多的领域都可以是企业自己来完成的。

第二个方面,可以有更多的综合能够容纳产业的不同层级,像制造业、工程业、服务业、投资业等等。产业在不断的升级,这一趋势会让环保产业有较大增长,但这种增长需要一定交易结构的设计,政府自己干环保是常事,而水十条的1十六字方针中谈到政府是统领,以前政府不仅仅是统领也大包大揽。现在我们发现,对于环境治理工作,无论是资金上还是能力上、效率上都不能由政府独立完成。那么需要找同盟军:第一个同盟军就是专业的公司;第二个同盟军就是广大的公众,公众不仅监督、参与环保工作,也是为环保产业、环境治理进行支付的重要体系。政府的力量、产而的力量、公众的力量,这三个力量共同形成、落实水十条。

三个力量中,最坚实、最可以依靠就是产业的力量。实际上,产业对水十条充满期待,期待水十条不仅能拓宽我们的服务领域,也能促进产业的升级。从这个角度看,环保产业的发展随着水十条的落地,在未来一个时期内会带来一个比较大的增量,这个增量环保部也有测算,除此之外这也将促进传统行业的升级。

主持人:目前的测算是多少?

傅涛:环保部的测算是5亿多GDP的产值,可能涉及到的投资将达到四、五万亿的投资。在2017年之前可能有2万亿的投资。投资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一个形式,另一个形式就是政府的公共服务采购,并不是所有的环境设施的建设都是需要政府直接投资,政府可以向专业性的公司购买一种提供质量和效果的服务,这样可以拉动产业更大规模的升级,也可以将政府短期的压力释放到更长时间。同时机制的设计也能让更多的社会资本和公众通过各种方式参与到整个环境治理工作中来,所以环境治理对环境产业来说是一个结构性的促进和调整。

主持人:环境产业特别像服务业的一个转型,整个外包加企业专业化的执行力,公众应该怎么参与,全产业链如何结合起来?

评论员:我们在看到产业带来机会的同时,也要考虑这笔钱怎么出,对于很多地方,可能要忍痛割爱,原来招商引资来的一些企业需要关掉,原来已经污染的水环境需要治理。这个钱怎么来?

主持人:河水污染的效果如何评定?中间的程序如何监督?大众怎么参与,最后结果的好坏怎么评定等等很多问题,有没有系统性的规则。

傅涛:其实国内的很多学者和企业界都做了很好的尝试,包括最近财政部、发改委、住建部连续推出的PPP等制度包括特许经营立法、包括国务院69号文谈到的环境治理第三方服务,都在为公共服务由专业公司提供,寻找相应的出路。

主持人:水十条与原来的一些环保措施的本质区别在哪里?

傅涛:水十条是面向质量和效果的、是系统统筹的,兼顾了水环境、水资源、水生态,而以前很多的规划都是分割的,但这种统筹还不止这些方面,对海陆的统筹、对地上地下的统筹,说明这个规划是真的想还给百姓一个效果,并不是想在某个指标上做到突破、做个业绩。所以这个计划,我认为是真正关系民生的一个计划。

2015年4月22日,14:00-17:30,北京友谊宾馆嘉宾楼五号会议室,E20环境平台召开第56期环境战略沙龙,特别解读“水十条”与环境产业发展。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h2o-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