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栏 > 正文

水务集团何以不务正业?——浅析水务行业中“异业联盟”的生死局

时间: 2025-06-30 13:27

来源: 中国水网

作者: 高雅麟

日本东京都水道局: 推出“水道安心服务”,利用抄表员定期拜访的机会,确认独居老人安全,并提供简单的生活支援信息。

国内部分城市(如绍兴、佛山): 已有地方水务公司尝试开展“水务+养老”服务试点,利用抄表员队伍提供安全巡视、应急联络等基础关怀服务。

五、从宿州水务企业来看,需要注意的风险与挑战

专业壁垒: 养老服务(尤其是专业照护)需要专业知识、技能和资质。水务集团需投入资源建立专业团队或与成熟养老机构合作,避免服务质量和安全风险。

资源分配: 需平衡核心水务业务(保供水安全、提水质、优服务)与非水务业务投入,避免本末倒置,影响主责主业。

品牌认知与信任转移: 用户对水务公司的信任主要基于供水服务。涉足养老等新领域,需要建立新的专业形象和服务标准,获得用户认可需要时间。

商业模式可持续性: 养老服务(尤其是基础关怀类)盈利模式尚不成熟。需探索政府购买服务、市场化收费、增值服务组合等可持续路径。

数据隐私与合规: 利用水务用户数据拓展养老业务,必须严格遵守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法律法规,确保用户隐私安全。

宿州水务集团涉足养老服务,其核心逻辑在于深度挖掘和盘活其独有的社区触点、用户数据和公共信任资源,响应国家养老战略,探索“水务+社区综合服务”的创新模式,以实现国企资源效能最大化和社会价值延伸。但在执行的过程中,在以下方面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短期/切入点: 应聚焦于利用现有网格化服务力量,提供安全巡视、应急联络、信息传递等基础关怀型、低专业门槛的增值服务,作为核心水务服务的延伸。这能快速落地,成本相对可控,社会效益显著。

中长期/深化发展:

需要建立专业的养老运营团队或寻求战略合作,以提供更高阶的养老服务(如日间照料、居家上门照护)。

探索智慧水务与智慧养老的融合点(如基于用水行为的异常预警)。

清晰界定业务边界与品牌,可考虑设立独立运营的养老品牌或子公司,专注专业运营。

构建可持续的商业模式,结合政府补贴、基础服务收费、增值服务盈利。

宿州水务的业务拓展,体现了地方国企在深化改革中,主动寻求服务民生、盘活资源、创新发展的积极姿态,但其成功的关键在于能否有效克服专业壁垒、平衡资源投入,并找到可持续的、真正满足社区老人需求的落地模式。这更像是一次基于核心优势的“服务链延伸”,而非纯粹的跨界冒险。

但最值得提醒的一点是:从水务集团的企业角度,首先要考虑的是核心业务,没有核心业务,任何“异业”就没有意义,皮之不存,毛奖焉附?

只有做优、做强、做大水务主业的同时,抓住一些“触点”优势,才有可能做好“异业联盟”这件事。

因此,在流量成本高企、竞争白热化的市场环境下,异业联盟作为企业突破增长瓶颈的创新策略,正从营销噱头进阶为深度经营模式。这一模式通过跨行业资源整合,构建了全新的商业生态,但同时也隐藏着诸多系统性风险。

从行业整体来看,水务企业作为城市民生服务的核心节点,在探索异业联盟时既拥有独特优势,也面临特殊挑战。

一、异业联盟的实践与成效:流量共享的价值重构

异业联盟的本质是客户资源与场景价值的深度置换。

如:在广西,有一个典型案例是“订水、洗车、加油”三大业态的跨界共生:订水平台(邕团订水)的用户多为政企客户和高端人群,与汽车服务(靓车巢)及加油站(蚂蚁加油)的消费群体高度重叠。三方通过平台整合,实现了用户资源的精准流转——车主在洗车时获赠桶装水优惠券,订水用户收到加油折扣码,形成了闭环消费生态。这种合作不仅降低了各方的获客成本,更将单次交易转化为持续消费关系。

更深层的价值在于触点网络的复用。

如:某净水器企业的逆袭故事极具启发性:面临市场饱和困境,该公司与物业公司达成协议——业主一次性缴纳3个月物业费即可免费使用净水器1-6个月。这一策略巧妙借用了物业公司的用户触达能力:物业解决了收费难题,业主获得实惠,净水器企业则通过试用培养用户习惯,最终实现三分之二试用用户的转化,业绩提升3倍。其成功核心在于抓住了“接触点即商机”的本质——利用物业与业主的高频交互场景,完成低成本的消费教育。

二、繁荣背后的陷阱:异业联盟的五大系统性风险

异业联盟看似美好,实则暗礁遍布。我们仍然要基于五力模型进行思考,不是靠”国企担当“与”政治任务“,来理解与执行。

fbc235e7f42b199ed261b3f147dcade2.png

我们面临的商业现实是:90%的异业联盟平台最终失败,源于以下致命陷阱:

1、资源错配与专业鸿沟

不同行业对技术平台的需求差异显著:

水务行业涉及千家万户、各行各业,无论是饮用水的制造与供应还是污水的处理与排放,都需要有套自成体系的核心能力。其它行业亦然,教育行业需直播课堂功能,汽车服务依赖预约救援系统,而养老照护则涉及健康监测设备。若采用通用型平台,往往无法支撑专业场景,也不是说,凭水务主业现有的体系,肯定不足以支撑类似于”养老服务“新境异业。而定制开发费用、配套建设,对中小企业构成沉重负担,更棘手的是专业能力错位——要充分意识到:从自来水生产与供应,延伸至养老服务,则可能引发信任危机。其它亦然。

2、机制设计缺陷

多数失败联盟源于规则缺失:

客户归属模糊:供水消费与养老服务消费是完全两种形态,极易引发纠纷。从”水服务“的归属感,如何向”养老服务“的回归,需要怎样的机制予以巩固?

编辑: 赵凡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高雅麟热文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高雅麟

水视点网创始人、物产中大集团正职级研究院副院长、战略部副总经理,曾任物产中大公用环境投资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浙江物产万信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钱江水利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兰溪市钱江水务有限公司总经理。

作者新文章

作者热文排行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h2o-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