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16-08-25 14:50
来源: 中国固废网
作者: 薛涛
现场发言视频实录
在2016(第四届)上海垃圾焚烧热点论坛中,E20环境平台高级合伙人、E20研究院执行院长薛涛谈到国内垃圾焚烧行业的发展现状及面临的问题。他提到:“今天打开微信朋友圈,第一个看到就是天津蓟县出现群众的聚集,邻避效应再次出现。我们可以看到,在一系列的群体事件之后,垃圾焚烧已经成为呈现出一种政治化的倾向。政府会不会真的开始做蓝色焚烧呢? 目前,新的环保法在实施,高压及民众行为的冲击下,地方政府的态度产生了新的变化,在未来的十三五的四年,有许多细节会被推动。”薛涛仍然认为,垃圾焚烧行业碰到了一个最坏的年代,但也是最好的年代。
本文根据薛涛发言内容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统计数据下的市场表象
2015年城镇无害的处理率是90%,其中,垃圾焚烧在无害化实际处理率占比达到了29%,在近年来呈现连续增长的态势,可以预见,该数据依然会继续上涨。
到2015年,我国已经营运的垃圾焚烧厂有259座,在全国版图上占据了大半面积(上图黄色区域)。相信到2016年年底的时候,黄色区域会更进一步的覆盖。
在无害化处理能力即建设规模方面,我国的垃圾焚烧无害化能力占比已经达到了31.6%。到2016年底,全国垃圾焚烧处理能力将达到28万吨/日,但我们预计,到2020年,垃圾焚烧总能力将超过51万吨。也就是说,在十三五期间,建设规模将会翻一番。
所以我们能够看到,有一大批的项目投入建设。今年上半年,截止到6月底,我们已经投入的是189亿元,去年全年是292亿元。可以看出,在垃圾焚烧项目连续上马、整个经济环境下滑的情况下,今年的投资建设规模依然有着大幅的上涨。
从在建的规模来看到,去年全年是5.5万吨,而今年上半年规模就有3.8万吨。也就是说,今年行业规模建设依然会有约50%的增速。我们预估十三五期间,城镇焚烧总规模在900亿元左右。
热火朝天下的后顾之忧
飞灰
随着越来越多垃圾焚烧项目的扩容,垃圾焚烧飞灰的产量逐年提高。在2015年,飞灰产量约有376万吨,而到2020年,将达到658万吨。这一部分是问题,也是商机。关于飞灰问题,我们多次举办沙龙讨论过,大家可以参考下过往活动专题。近日,大家也能关注到,2016版《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增设了《危险废物豁免管理清单》,对飞灰处理管理进行了一些细节上的调整。目的是对危险废物进行分类管理,这一调整在实际运营当中也会面临很多细节的问题,虽有豁免,但进场仍存在问题,北京、上海尤为凸显。总体来看,由于前端的垃圾分类和后端处理技术障碍的制约,我国的飞灰污染问题可能比国外更严重一些。
近日,国家发改委还出台了垃圾分类强制计划,可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飞灰问题。如果能够通过前端分选提高垃圾的热值,充分燃烧,减少飞灰中氯含量,就会为后续处理创造便利。但大家知道,垃圾分类在我国的推行已经有十多年的历史,但到现在绝大部分城市也没有落地。因此,垃圾焚烧投资企业,必然面临着如何在厂区内通过某些分类,或采用哪种飞灰处理方式,将污染风险降到最低的难题。另外,是否可以将飞灰当中的金属进行资源化,也是相关企业需要突破的前端。
炉渣
与飞灰产量持续增长类似,伴随着越来越多投资运营项目的落地,焚烧炉渣的总量也在大幅增长。2015年,炉渣产量是1403万吨,预计到2020年,也会翻一番,达到2457万吨。炉渣中,不可综合利用部分送入填埋场,但生活垃圾填埋场容量堪忧;可综合利用部分进行磁选后资源化利用,但水洗后的工业废水处理使成本增加。据我们所知,现在一些企业在炉渣资源化的方面,正在作努力突破,大家可以在后续关注。
渗滤液
渗滤液处理始终是业内一个老大难问题。尽管通过膜处理的方式,能够得到一定的处理效果,但膜处理过后,仍有浓缩液的问题。有的企业尝试用渗滤液回喷焚烧炉,但未从根本上解决渗滤液的处理问题,且还会降低焚烧炉内热值。此外,渗滤液的处理方式与垃圾处理费直接挂钩,这也成为了让垃圾焚烧企业两难的负担。
低价
从今年上半年总体情况来看,在去年个别低价引起行业高度关注的背景下,今年上半年的低价竞争情况略有缓解。上半年垃圾焚烧的平均价格基本稳定在了50.8元。同时,我们也能看到,如果按照完全处置的话,垃圾渗滤液处理费用折合垃圾处理费是20元/吨;飞灰处置费用折合垃圾处理费是45元/吨。
用这个均价对照65元的成本,垃圾焚烧企业仍然是亏损的。这样一个价格均值,要让老百姓相信我们的蓝色焚烧是安全的,也是远远不够的。为此,我们也在参与讨论相关政策。我相信,伴随着各方的矛盾冲突的演变和我们业内一起的努力,这个问题未来会有所突破。
多方博弈,蓝色环保人准备好了吗?
在垃圾焚烧领域,时而出现中央政府在制定排放标准、地方政府接受低价中标的情况,我们总说监管输给现实,导致邻避效应成为了必然结果。
作为和项目直接对接的垃圾焚烧企业,一方面为拿项目压低价格,同时又面临达标排放压力大的现状,心有余而力不足;燃烧后产物的处理企业,有技术但焚烧企业付费能力较弱,只能选择相对高端的项目进入。
这些问题都在制约着垃圾焚烧行业的健康的发展,也带来了现在邻避越来越严重的情况和项目推进困难的问题。但我们也相信,经过各方的努力,可以通过蓝色焚烧3.0来破解这样一个循环的困局。
蓝色运营商正在路上
最后,薛涛公布了经过E20数据组历经几个月的评选调查。结合蓝色焚烧的供应链的主题,公布三个细分领域的不同供应商所获得的市场的成绩。
第一部分,生活垃圾焚烧飞灰处理市场设备技术类企业的排行。第一名是中国锦江环境控股有限公司,其飞灰处理总规模是1826万吨,第二名是无锡华星,第三名无锡雪浪。
第二份排行榜是生活垃圾焚烧渗滤液市场技术设备类的排行。第一名是上海晶宇环境工程,第二是江苏维尔利,第三名是锦江。
第三份榜单是生活垃圾焚烧烟气净化系统市场设备技术类的排行。数据是已运行的生活垃圾焚烧烟气处理。第一名泰欣环境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第二名是无锡雪浪,第三名是无锡华星。
排行榜数据说明:
1)以生活垃圾焚烧技术设备环节的企业为排行榜所选择对象;
2)上市公司相关数据,以年报披露数据为相关参考依据;
3)自行申报企业对本排行涉及的数据具有解释权。
附:现场问答
提问:我想问一个我关心的企业,有很多非常优秀的企业,却还没有做上市IPO这样的想法,您知道原因吗?
薛涛:你说得太对了,可以看到,真正IPO上市的环保企业相对较少,尽管很多公司的业绩具有上市的可能。但一方面是国内排队太长,在排队期间,企业有大量的业绩压力,面对竞争高度激烈的市场,如何去平衡,是很多企业家的难题。另一方面,在上市之前,企业必须自己的融资有一个可续的、有效的安排。目前,虽然资本市场越来越关注环保市场,但是环保企业确实不如其他行业善于利用资本。这方面,E20平台希望能够帮助环保企业一起来解决的。
编辑: 李丹
武汉大学和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获得理学学士和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现任E20环境平台执行合伙人和E20研究院执行院长,北京易二零环境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湖南大学兼职教授,沈阳工业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兼职教授,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客座教授,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硕士生校外导师,天津大学特聘讲师,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PPP双库的定向邀请专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镇水体污染治理工程技术应用中心村镇水生态环境治理领域专家,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注册专家(基础设施与PPP方向)、国家绿色发展基金股份有限公司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库专家、巴塞尔公约亚太区域中心化学品和废物环境管理智库专家、中国环保产业研究院特聘专家、中国环保产业协会环保产业政策与集聚区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垃圾焚烧专家委员会委员,环境部“污泥处理处置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特聘顾问。住建部指导《城乡建设》杂志编委、《环境卫生工程》杂志编委、财政部指导《政府采购与PPP评论》杂志编委,并担任上海城投、天津创业环保、碧水源、中建环能等上市公司独立董事。
在PPP专业领域,薛涛现任清华PPP研究中心投融资专业委员会专家委员、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PPP专委会秘书长、中国PPP咨询机构论坛第一届理事会副秘书长、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PPP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发改委国合中心PPP专家库成员、中国青年创业导师、中央财经大学政信研究院智库成员、中国城投网特聘专家等。
20世纪90年代初期,薛涛在中国通用技术集团负责世界银行在中国的市政环境基础设施项目管理,其后在该领域积累了十二年的环境领域PPP咨询及五年市场战略咨询经验,曾为美国通用电气等多家国内外上市公司提供咨询服务,对环境领域的投融资、产业发展和市场竞合格局有着深刻理解;2014年初加入E20研究院并兼任清华大学环保产业研究中心副主任,着力于环境产业与政策研究、PPP以及企业市场战略指导等方向。
出版书籍有《涛似连山喷雪来:薛涛解析中国式环保PPP》和《薛涛解析管理之道与认知之得》,其中,《涛似连山喷雪来:薛涛解析中国式环保PPP》于2018年12月1日正式出版,2021年11月再版;《薛涛解析管理之道与认知之得》2024年7月出版。
主要工作成果包括英国全球繁荣基金全国水务PPP示范项目典型案例研究 、城市水务市场化改革的进展与政策建议研究、贵阳南明河综合整治(BOT+TOT)项目(北控水务) 、财政部第二批示范项目世行贷款宁波厨余PPP项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