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海口市美舍河水环境综合治理系统方案

时间:2018-06-28 09:52

来源:中国给水排水

作者:王晨

评论(

表2南部生态控制带50年一遇降雨地表径流量计算表

图8南部生态控制带50年一遇降雨下地表汇水模拟图

2.3.2河道形态修复

城市河道渠化使水体基本丧失了自净能力,水生态修复应对河道形态进行修复。通过增加河道断面空间等方式,改造渠化岸线为自然生态岸线,使得河流在给定范围内冲淤变化,重塑健康自然弯曲河岸形态。

美舍河渠化河道(见图9)的改造,以自然修复为主,打破原有“三面光”束缚,通过退堤还河,腾出断面空间,改造硬质的直立断面为草坡入水的复式断面(见图10),恢复河道自然弯曲形态。让自然做功,提高边缘效应,增加土壤、水、植物、微生物的接触面,逐步恢复河道自净能力。

图9美舍河现状渠化河岸实景图

图10美舍河河道生态修复断面设计图

通过MIKE模型分析,滨河沿线是污染物沉积比例较大的区域,岸边沉积的污染物浓度平均比河中央高30%以上。因此,规划在滨河沿线构建浅滩湿地,降解污染物净化水质,引导河流冲淤变化,逐步恢复河流自然形态。

美舍河生态修后实景见图11、12。

图11美舍河河道生态修复后低水位状态实景图

图12美舍河河道生态修复后高水位状态实景图

2.3.3生境空间营造

在恢复河道自然形态的同时,采取类自然生态系统或人工强化生态系统的技术手法,构建自然深潭、浅滩、泛洪漫滩的生境空间,可保障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延续性,提高生物多样性,让城市水体安全、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

(1)红树浅滩湿地

美舍河下游受海潮影响,水体盐度较高。在滨河浅滩湿地植物中,选择以红树植物为主体的常绿灌木或乔木组成的潮滩湿地生物群落,构建水体、岛屿、漫滩、真红树植物、半红树植物、喜湿草本植物、陆生园林植物等从水到陆演替的7个生境序列(见图13),营造独特的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形成藻类、鱼类、两栖类、鸟类等生物的生境空间。

图13红树林浅滩湿地生境演替序列

红树林具有重要的生态效益,被称为“海岸卫士”,可防风消浪、固岸护堤、净化水质和空气。红树植物喜好淤泥质环境,耐污能力强,且红树植物自身可营造好氧、厌氧的微生物生长环境,更利于污染物的削减。美舍河沿线种植红树林面积约为6.0万平方米,按照每公顷固碳量约1.1千克/(平方米•年)计算,全年可固碳量约为6.6万千克。

(2)人工强化湿地

美舍河凤翔公园段,改造建筑废弃地为八级梯田湿地(见图14),构建一级强化设备+复合垂直流湿地+河道沉水植物的人工强化湿地空间。一方面,将周边每日0.5万吨生活污水收集至湿地上方,分级跌水净化,通过一级强化设备的混凝沉淀,复合垂直流湿地的填料过滤、微生物代谢、植物吸收,以及河道内沉水植物吸收降解等过程,达到就地处理、就地回用的目标。另一方面,形成潜流、表流等多种湿地形态,可为微生物、两栖生物、鱼类群落提供栖息空间。

图14凤翔复合垂直流八级梯田湿地实景图

2.4水功能统筹

应以系统思维引领生态治水,在改善水环境、恢复河流自然生态系统的同时,统筹多专业和滨水空间,实现保障水安全、提升水景观等复合功能。

2.4.1水环境改善

美舍河综合治理完成后,持续监测数据显示,水体已全面消除黑臭,氨氮、化学需氧量、溶解氧等主要水质指标已达到地表水V类标准。微生物、两栖生物、鱼类、鸟类群落的栖息空间初步形成,河道自净能力逐步恢复。

2.4.2水安全保障

美舍河综合治理完成后,河道的雨洪蓄排能力有效增强,缓解了流域的内涝问题。通过原有“三面光”断面的形态改变,河道洪水位断面拓宽了8~20米。经测算,断面调整后,20年一遇的洪水水面线比改造前平均降低0.4米,洪水流速降低了30%,增强了河道排涝能力。

凤翔闸上游采取低水位运行,并改造原土堤为浅滩湿地,将乾坤湖与主河道连通,可有效增强美舍河上游的蓄洪能力,减轻对城市建成区的排涝压力。经测算,仅从凤翔闸至上游沙坡水库河段,通过河湖有效控制水位,调蓄能力可达50万立方米。美舍河20年一遇洪水水面线纵断面见图15,现状断面和改造后断面20年一遇洪水水面线见图16。

编辑:赵凡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h2o-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