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刚过,就传来生态环境部在重庆召开长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暨试点工作启动会的消息,打响了长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作的“发令枪”。这个“发令枪”我们等了差不多四十年,感谢此次机构职能改革,环保人才迎来长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
凡是从事水环境保护的人都会懂得,用水、排水、入河、水质四个环节是不可分割的系统,但是自从有水环境保护工作,这四个环节就被分割在两个部门,用水、入河在水利部,排水、水质在环保部。最关键的入河排污口本应成为陆上污染源和水中考核断面的连接点,但这个连接点一直是断点。
记得上世纪80年代初,我编官厅水库洋河水质规划,因为没有入河排污口资料,不得不把污染源排放量按远近折算入河排污量,建立污染源与水质目标间的关系,这就是在国内首次产生的入河系数概念。1990年,水利部率先进行了全国主要流域入河排污口调查,后来的治淮规划和南水北调东线治污规划都大量引用了入河排污口数据。直到2010年前后,九部委联合编制重点流域十二五水污染防治规划时,环保部水司王谦同志曾和水利部水资源司、水规总院认真商讨将水功能区和入河排污口如何统一在控制单元规划中,终因管理体制造成的分割,未能实现这一目标。今天,从长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发出的“发令枪”,将实现污染源和水质目标的输入响应,为环境质量精准管理铺平了道路,这个来之不易值得所有环保人珍惜。
更为来之不易的是生态环境部有关职能部门对入河排污口的认识从管理到治理融为一体,形成了创新思维。在水利部排污口调查资料转交给生态环境部后,这次开始的长江排污口调查整治有了更“高大上”的认识,提出了“小小排污口,环保大舞台”的理念,归纳出“查、测、溯、治”四项主要任务,并特别强调“这将是一场硬仗”,要准备“脱一层皮”。“查”和“测”容易理解,这个“溯”字,就是对监测发现排污问题突出的排污口进行溯源,查清污水的来龙去脉,厘清排污责任,这就填补了过去“水利不上岸,环保不下水”的短板。有了“溯”字,“治”就成了“一口一策”的必然结果,提出的入河排污口整治实行销号制度,整治完成一个销号一个,更是精彩。
按照工作要求,试点城市2019年上半年主要任务是“查”和“测”,下半年统筹“溯”和“治”,对于长江经济带覆盖的沿江十一省市来说,2019年上半年主要任务是学习试点经验,陆续开展工作,这是为长江大保护和2020水污染防治攻坚战增添的利器。
在长江驻点城市即将开展工作之际,如何把长江入河排污口调查整治工作的要求融入驻点城市编制一市一策方案十分重要。依靠入长江排污口可以建立城市污染防治与长江大保护的直接关系,明确城市其他纳污水体入河排污口可以建立城市污染防治与区域水环境保护的响应关系,在一口一策方针的指引下将每个城市的生态环境保护和水污染防治任务分解为不同类型。如污染治理型,则需要引进高新技术,解决提标增效难题,需有针对性的归纳技术难点和指标范围;如模式创新型,则需要改变工业园区、农村农业的发展模式,从清洁生产、低碳循环、改土增产、废物变宝等方面突破;又如两山经济型,则需要从建设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入手,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提供佐证,表现出当地人民享受两山经济的福祉。这些都是跟着一口一策特点进行的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分解,下连不同水体保护目标,上挂人类活动调控措施,容易接地气、定目标。
长江入河排污口调查只是全国水环境入河排污口调查的序幕,这一调查的影响力才刚刚展现,随着影响全国水环境质量的入河排放口,逐一“查、测、溯、治”全面销号,全国水环境质量达标并实现生态环境根本好转就有了更好的保障。
编辑:赵凡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