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紫荆杂志记者提问(刘健 摄)
香港紫荆杂志记者:《实施意见》提出要构建“受纳水体—排污口—排污通道—排污单位”全过程监督管理体系?能否介绍一下具体情况?如何保障全过程监督管理?谢谢。
邱启文:谢谢您的提问。入河入海排污口一头连着江河湖海,一头连着生产生活,是打通水里和岸上的关键环节。《实施意见》提出“水陆统筹、以水定岸”的基本原则,就是从水体生态环境功能出发,统筹岸上和水里、陆地和海洋以及流域上下游、左右岸,明确排污口设置管理要求,通过这些要求,倒逼岸上污染治理,实现全过程监督管理。什么是全过程呢?就是受纳水体,排入的江河湖海就是受纳水体,再往上就是排污口,排污口再往上就是排污管线、排污通道,再往上就是排污企业,整个过程全链条的监督管理,推动流域海域生态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怎么做到全过程监管,《实施意见》明确了几件事情:
一是加强规划引领。各级生态环境保护规划,还有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包括水资源保护规划区划,这些必须充分考虑排污口的设置和管控要求。同时,我们国家还建立了规划环评制度,规划环评里要把排污口管控要求的落实情况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这是规划引领,实际是解决了一个在前端的布局设置,保证科学合理设置。
二是规范设置审核。对环境影响比较大的排污口,比如工业排污口、城镇污水处理厂排污口,这一些排污口按规定依法进行审核,所谓审核就是审批,把好准入关。但是,入海排污口是实行备案制,这是规范排污口的审核。
三是强化监督管理。生态环境部门有一个手段,就是核发排污许可证,依法明确排污口责任主体自行监测、信息公开等要求。生态环境部门还要按照“双随机、一公开”的原则,对环境影响较大的排污口开展监督性监测。开展溯源治理,加大对借道排污等行为的监管执法力度。
四是强化科技支撑。刚才说要整个链条进行全过程监督管理,包括排污口的排查溯源,开展各类遥感监测、水面航测、水下探测、管线排查等实用技术开发和装备研发。加强基础研究,分析排污口的空间分布及排放规律对受纳水体水质的影响,监管排污口的目的就是要倒逼岸上污染治理,推动整个监管流程全覆盖。谢谢。
人民日报记者提问(刘健 摄)
人民日报记者:邱部长您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必须坚持稳中求进,调整政策、推动改革时要把握好时度效,坚持先立后破、稳扎稳打,请问《实施意见》是如何体现这些要求的?谢谢。
邱启文:谢谢您的提问。大家都知道,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必须坚持稳中求进,要把握好政策出台的时度效,要坚持先立后破、稳扎稳打。排污口排查整治的《实施意见》,完全认真贯彻了中央这个要求,有以下几个方面,从目标确定、排查整治工作安排、监督管理等方面都体现了稳中求进、稳扎稳打、先立后破等要求。我简单地点一点。
一是在工作部署方面。坚持试点先行、稳扎稳打。刚才我也说到过,我们从2019年开始,先后在长江、黄河、渤海等流域海域开展了排污口的排查试点工作。整个长江涉及63个城市,在全面铺开排查之前,我们实际上在长江流域选取了重庆、泰州这一些点上的城市先行进行试点,摸索做法、积累经验,并且《实施意见》在明确排查整治任务的时候,目标任务也是分“两步走”,明确了2023年和2025年这两个时间节点的排查整治任务。这也是体现稳扎稳打。
二是在排污口排查整治方面,坚持实事求是、民生优先。刚才我介绍到,因为排污口涉及到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类型多、问题复杂,有些涉及到群众的切身利益。《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对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共企事业单位的排污口,还有住宅小区的排污口,包括污水处理厂的排污口等,应当做好统筹,不能简单地“一堵了之”,搞“一刀切”,这是绝对不允许的,避免损害群众的切身利益,确保整治工作稳妥有序推进。刚才还说到,对于那些确有困难、短期内又难以完成排污口整治的企事业单位,可以合理设置过渡期,我们会加大技术指导帮扶,帮助他们整治。
三是在排污口的设置管理方面,我们落实中央“放管服”改革要求,减轻企业负担。一方面下放审批权限,生态环境部本级不审批排污口的设置,授权各流域(海域)监督管理局负责省界还有国境边界的,负责省与省之间存在一些争议的,还有项目环评报告书由生态环境部审批的重大项目的排污口,这些排污口的审批由流域的生态环境监督管理机构负责,其他的都是由省里属地化管理,由省级生态环境部门确定分级审批权限,就是本省的排污口的审批权限。另外,刚才也谈到为了减轻企业的负担,提高审批效率,我们做好“一网通办”,实行网上审批,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这整个考虑都体现稳扎稳打、稳中求进的要求。谢谢。
界面新闻记者提问(刘健 摄)
界面新闻记者:您刚刚介绍了入河入海排污口排查整治的成效,请问三年来我们积累了哪些经验和做法?在下一步做法中如何具体应用?谢谢。
编辑:赵凡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