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茅台镇强行接管重庆泰克公司在仁怀投建的污水厂”一事发酵,仁怀市于9月24日对相关事件进行通报之后,不少媒体对涉事双方,也就是贵州仁怀市相关部门与重庆泰克环保工程有限公司(下称“重庆泰克”)进行了采访,双方披露了更多细节。
仁怀市相关部门人士称与污水厂投资方解约因对方“产能不足,需保障正常运行”。
但对此说法,重庆泰克方进行了否认,并表示,相关部门接管后不仅水质超标,处理水量也降低了,质疑相关部门接管的合理性。
01.日处理量是否达标?双方各执一词
据《南方周末》报道,仁怀市相关负责人方面回应,接管污水处理厂的目的是保障当地酒厂正常运行,让酒厂生产、环境治理不受影响,涉事污水处理厂被接管的主要原因是其处理能力不足、运行不正常,影响了当地的污水处理,并称该项目公司没有按照规划设计来弄。
此外,该负责人还表示,污水处理厂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每天只处理了4000多吨污水,远远达不到标准。“接管过来后,我们投资了9000多万元,进行技术升级和改造、扩容。”
但该污水处理厂项目投资公司重庆泰克的创始人唐显策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时并不认可仁怀市相关部门人员的说法。他表示,重庆泰克方面提供的资料显示,该厂排水水质符合指标,处理能力也在试运营期间逐步提升,每日处理能力最多到8000立方米。
据封面新闻报道,重庆泰克运营负责人刘强表示,污水处理量取决于“来水量”,而来水由仁怀市水投公司控制的泵站调配。“我们能处理1.5万吨污水,但他们只给6000吨水,我们怎么达标?那段时间,我们日最高污水处理量其实已经超过1.2万吨,已经达到设计标准的80%。”
此外,刘强还指出,政府在接管后投入约9000万元进行改造,但改造后,污水的日均处理量仅仅为6500吨,远低于接管前水平。
“花这么多钱,效果还不如我们,接管的合理性在哪里?接管后出现pH值超标等情况,被指‘生化系统崩溃’。pH值都能超标,说明系统根本就没运行好。”
为了佐证自己的说法,重庆泰克还向封面新闻提供了来自“贵州省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的截图数据,时间跨度为2022年3月至8月,反映的正是污水处理厂接管前后的数据。
污水处理厂接管前后的污水处理数据对比。图源:封面新闻
“我们处理时没有一天超标,他们一接手就天天超标。”刘强还透露,在被接管后,污水处理厂甚至出现废水外运进行处理的情况。
重庆泰克方称被接管后,污水处理厂出现废水外运处理的情况。图源:封面新闻
从刘强提供的证据来看,2022年10月25日至10月28日三天的时间,转运的废水共1750吨。
02.甲方:正常收购,企业反驳称是“强买强卖”
在2022 年,二合安龙场白酒废水处理厂项目遭遇当地部门强行接管,截止如今已引发投资企业与相关部门的多轮纠纷。
解除对污水处理厂的强制占领,恢复企业的30年特许经营权一直是重庆泰克的核心诉求之一。
据大风新闻早前消息,今年8 月 11 日,仁怀市工业能源和科学技术局(原工业局)向重庆泰克发函,提出拟于 8 月下旬在 “污水处理厂后续处置专班办公室” 召开专项协调会,建议将 “工程审计结算”“项目决算” 等后续处置前置事项作为会议核心议题;同时提及 “接管行为的合法性问题” 已通过前期谈判达成共识,双方同意通过协商推动后续解决,建议在共识基础上推进审计工作,为后续处置奠定基础。
但这一协调方案未能落地,唐先生表示专项协调会至今未召开。
大风新闻早前报道,记者多次联系后续处置专班办公室工作人员、该局分管副局长及局长,要么未能接通,要么对方以“在开会” 为由挂断电话,协调进展陷入停滞,双方的经济纠纷与项目后续处置仍无明确时间表。
在接受其它媒体采访时,仁怀方面人士也称,过去几年一直在与重庆泰克对接,商谈退出事宜。
不过唐显策则表示,过去几年曾多次联系项目主管部门和该项目的政府方公司,一直获未回应,对方领导避而不见。
封面新闻报道,仁怀市政府主要负责人表示,“工厂投了多少钱,我们就结算审计。政府该付多少就付多少,也不是强买强卖。”
重庆泰克一位工作人员对此说法依旧不认可。“我们根本没同意卖。”该工作人员表示,政府提出的“按审计投入成本收购”,其实忽略了特许经营权30年的预期收益,“这是典型的强买逻辑”。
03.特许经营权被提前终止现象屡见不鲜
企业该如何维权?
近年来,环保领域特许经营项目在推进过程中屡屡出现被提前收回经营权、协议履行遇阻等现象,类似仁怀污水处理厂这样的纠纷并非孤例,已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
中国水网此前对该事件进行报道时曾分析,此类事件不仅关系到企业合法权益,更涉及公共服务稳定性,如何依法依规化解争议、保障各方利益,成为特许经营模式健康发展的关键。
对于甲方提前解约是否合理,法律层面也有相应界定。北京万库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总法律顾问刘敬霞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诸如“运营不稳定”“出水不达标”等解约理由,须有充分、连续的监测数据和证据支持,偶发性的问题一般不构成实质性违约。如企业确实存在重大违约且经催告仍未改正,造成不良后果的,甲方可临时接管甚至终止协议,但通常仍须支付相应补偿,保障债权人权益,并妥善解决员工安置等后续问题。
编辑:赵凡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