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经略海洋-“海淡新机遇,跨界新视野”主题沙龙在京成功举办

时间:2025-10-23 09:42

来源:中国水网

评论(

北京赛诺水务科技有限公司总裁张岩岗指出,目前我国海水淡化产能仅数百万吨/日,而全球已突破1亿吨/日。对比我国漫长的海岸线、沿海城市贡献的GDP以及庞大的人口基数,差距一目了然。他透露,在"十五五"及"十六五"十年内,国内海水淡化需求有望快速放量,市场空间将跃升至约3000万吨/日,增长潜力巨大。

天津膜天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范宁围绕国产RO膜技术突破展开,他指出行业存在低端竞争、核心技术未突破等问题。强调科技型企业应聚焦核心领域,减少盲目扩张,通过减法策略提升竞争力。同时提到了新有机材料,特别是中空纤维膜在提高表面积和填充密度方面的优势,以及强调了构建具有竞争力的产业体系,并表达了通过资本支持和企业合作,实现产业提升和国际竞争力的信心。

青岛海水淡化有限公司徐柏衡详细介绍了公司一些海淡项目的运行情况,重点讨论了各项目的供水用途和成本控制。他表示,尽管这些项目面临政策执行障碍和用水需求波动,但仍致力于通过技术创新进行降本增效,如光伏应用减少电耗,同时探索产业集聚模式促进产业发展,目标是提高水质并推动海水淡化在市政供水中的应用。

上海巴安水务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瑾旭分享了巴安水务出海的实践与思考,他表示,在海外项目中,我们大多只参与了预处理等非核心环节,却承担了全部的运营风险。海淡的核心技术基本都掌握在欧美手中,国内企业要想稳健"走出去",必须先在国内把产业链做大做强,沉淀出一批自主设计、自主建设的标杆案例,再以完整产业链的形态集体出海,才能在国际市场上赢得主动。

中科润蓝环保技术(北京)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曾锐表示,海水资源化产业不是海水淡化产业,海水的水本身是资源,同时里边还有很多的资源,包括钠钾锂溴碘镁等,站在更高的高度上去看待海水资源化这个产业,它会更有发展空间。

附参与本次沙龙活动人员名单:

113_7_1761183611.jpeg?wx_fmt=jpeg

12

编辑:赵凡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h2o-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