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上午,在2008城市水业战略论坛上,清华大学常务副校长陈吉宁对中国水业改革的历程进行了回顾,并提出一些重要看法。他说,在过去五年我国城市水业经过了改革推动期、规范期和进一步提升期三个过程。
2002年建设部出台特许经营制度的文件之后,随后又颁布了合同示范文本,到今年3月份,共有7个地方的特许经营条例,近30个地方的特许经营管理办法出台,丰富和推动了特许经营制度的发展。同时,市场主体在逐步发育,而且发育是比较健康的。这里面涉及到传统水司企业化改制的问题,涉及到资本型投资企业进入水业的问题,在这些年里,有很多新的国际企业和国内企业投入到水业里面来,另外,还有传统的跨国水业公司在中国水业市场上更加活跃。而我国本土的环保工程公司也在向资产型或运营型企业发生转变。
这些发展带来的是什么影响呢?一个是行业资金投入的增加。在供水领域中,由世界企业直接和间接提供的供水服务超过2007年全国供水总量的15%到20%,污水行业更高,这个比例达到50%到70%,污水行业的市场化水平要远远高于供水企业,相对来说供水企业处在一个比较缓慢的时期。同时,水业产业链在逐步完善。包括设计、投资、建设、运营、设备一体化的过程在逐步明确。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是去年6月份,在多方努力下,环境服务业商会正式成立了,这个商会对于带动行业的规范性发展,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还有一个服务效率提高的问题,这一系列的变化都是在五年前所没有看到的。
陈吉宁介绍,世行最近出的一个展望中国水业的报告,有一个基本评价,认为中国在水业引入社会企业的改革,总体上是成功的,社会企业的介入对于提高中国水业的绩效水平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中国应该坚持将社会企业的参与和市场机制引入作为中国水业改革的一部分,加强水价改革和投融资机制创新,加强各级政府监管能力的建设,建立基于目标的行业管理体系,提高中国水业的绩效水平。
编辑:王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