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无锡市“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发布(附全文)

时间:2017-02-20 16:31

来源:无锡环保局

评论(

(四)补齐农村短板促进均衡发展


当前,农村环保事业是无锡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的一块短板。“十三五”期间,着重要围绕控制农业用水总量,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减少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污染,搞好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农用旧薄膜资源化利用等补齐这块短板。

1.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治理

大力发展节水农业。加强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和节水改造,重点实施农村水利现代化农业示范园建设,推广喷灌、微喷灌、滴灌、移动式灌溉、渠系防渗、全自动智能化、变频恒压自动和物联网自动灌溉技术,全市新增喷灌、滴灌面积10000亩。到2020年,全市节水灌溉面积占耕地总面积达到60%,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6以上。

推进测土配方施肥。建立和完善科学施肥管理技术体系,拓展应用作物,创新实施方式,到2020年,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到90%以上,主要农作物肥料利用率达到40%左右。推进有机肥资源化利用。鼓励引导农民增施农家肥和有机类商品肥。加大有机类商品肥推广应用补贴、推行多形式秸秆还田、因地制宜种植绿肥。

大力推广环境友好型病虫害防治技术,引导农民使用新药剂、新药械,提高农药利用效率。倡导物理和生物杀虫。到2020年,全市化肥、农药的使用总量双双实现零增长。

全面推广农业清洁生产,建立连片绿色农业污染控制区。鼓励无锡化肥生产企业研发生产高效缓释化肥,抢占化肥生产的技术制高点,鼓励农民使用高效缓释化肥。建设农业面源氮磷流失生态拦截工程,太湖一级保护区要利用现有沟、渠、塘等,建设生态沟渠、污水净化塘、地表径流集蓄池等设施,净化农田排水及地表径流。对已建成的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设施,建立长效管护机制,落实管理责任主体,确保正常有效运行。

2.抓好种养殖业废弃物综合利用

加强畜禽养殖污染管理,到2016年,关闭搬迁禁养区的所有畜禽养殖场,到2017年,完成1135个重点小型养殖场的整治关闭、856家规模养殖场的治理设施整治改造任务。在大、中型养殖场实行专业化管理和产业化经营,全面提升养殖场的经营管理和污染防治工作水平。大力推广生态渔业、增殖渔业、循环渔业,到2020年,全市围网养殖面积控制在2.79万亩以内。

倡导养殖业与种植业的有机结合,推行清洁生产和生态养殖,实现畜禽养殖废弃物“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生态化”。到2020年,规模畜禽养殖场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率达到98%。创新养殖管理新模式。推广“以地定畜,种养结合”、“工业化生态养殖”新模式,拓展养殖业的发展思路,拓宽农民、渔民的创收渠道。

推动秸秆综合利用。加快推进秸秆收贮体系建设,到2020年,形成自然村有堆放点,行政村有收储站,镇有收储中心的全网络收储体系。加大秸秆还田力度,增强秸秆机械化还田能力,到2017年,还田量力争占全市秸秆综合利用量的50%左右。探索秸秆能源化、肥料化、基料化、饲料化、工业原料化等多种形式利用途径。推进宜兴秸秆生物质发电项目建设,鼓励有实力的企业积极参与秸秆生物质发电工程,到2020年,力争主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7%,实现秸秆全面禁烧的目标。

开展农用薄膜回收利用。通过改进农艺、回收重复利用等,减少农膜的使用量。通过宣传教育,增强农民对遗弃废旧农膜危害的认识,养成自觉回收的好习惯。建立健全废旧农膜回收机制,减少农田白色污染。

3.深入推进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

加快新农村环境建设。开展以整治生活污水、垃圾固废污染和提高绿化水平为主要内容的新农村环境建设。江阴市、宜兴市、锡山区、惠山区全面完成国家和省下达的农村覆盖拉网式环境综合整治试点工作。太湖一二级保护区内农村,要通过延伸城镇污水管网和垃圾收集系统,到2017年,区域内试点村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力争达到80%以上。

加强农村水处理设施建设。按照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的要求,江阴、宜兴两市要多措并举解决好农村污染问题。在边远村庄建设小型污水处理设施,推动宜兴市农村村庄生活污水处理全覆盖示范市(县)创建,江阴市基本实现农村村庄生活污水处理达到70%覆盖率(其中规划发展村庄达到100%)。坚持建管并重,以市(县)、区为单元,对小型污水处理设施和垃圾收集清运工作,实行第三方运营管理,明确资金来源和考核目标,强化监测监管,推动农村环境基础设施稳定长久发挥效益,确保边远村庄生活污水、垃圾得到有效处理。

4.打造特色鲜明的美丽乡村

以新农村建设为基础,以历史文化为底蕴,以优美环境为脉络,以特色产业为品牌,结合开展创建生态文明乡镇、生态文明村和绿色社区等活动,培育出一批山水韵味浓烈、无锡特色鲜明的优美乡村。围绕竹、茶、陶、泥、桃、花、果、林、鱼等做好经济、文化、生态三篇文章。深挖古镇、古村的历史、文化元素,放大人文影响和生态效应,做出特色产品,展示江南水乡的农家风情,带动乡村经济、文化、旅游、生态事业的全面发展,到2020年,力争打造出20个左右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村镇。

1...891011121314...16

编辑:李姝乐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h2o-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