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无锡市“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发布(附全文)

时间:2017-02-20 16:31

来源:无锡环保局

评论(


(五)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十三五”期间无锡要按照中央《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的要求,秉持环保就是最大民生、生态就是最好福利的绿色惠民理念,在全社会各领域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立以文明生产为本质要求,文明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为核心内涵,文明生活为基本准则的生态文明创建体系。通过创建,让生产更加绿色可持续,生活更加环保时尚,人与自然更加和谐协调。

1.强化生态红线约束

按照“守红线、善留白”、“抓根本、转方式”总体要求,发挥环境宏观调控作用,强化生态环境空间管控,促进资源能源集约高效利用,确保生态红线区域占国土面积不低于28.69%。

认真贯彻实施《无锡市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全面落实红线保护区生态空间管制界限。遵循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以“面积不减少、功能不降低、性质不转换”基本要求,强化刚性约束,落实管控措施,不断提升生态红线区域的生态功能。建立生态红线“地图”与产业发展、城乡建设、土地利用、人口管理、项目准入等规划的衔接机制,在生态红线区内实行“准入清单”和产业负面清单管理。完善管护问责、生态补偿、绩效考核等生态红线保护管理制度,建立“天地一体化”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平台,动态监测和评估生态空间变化情况。加大对逾越生态红线和破坏生态环境违法行为的环境监察和执法力度,严肃查处擅自调整生态红线区域边界、在生态红线区域内违规开发建设等行为,确保生态红线守得住、管得好、用得当,让保护区在调节气候、水土保持、水源涵养、保护生物多样性、碳汇储备和绿色惠民上收获更多的生态红利。

2.构建生态安全网络

以重要生态保护区为节点,林带、河流、江边、湖岸为纽带,生物多样性为基本内容,构建起山、水、田、林、湖的生态安全网络。

加大山体保护和森林保育功能。加强山体覆绿,除必要安全、环保设施外不得在山体新建其他人工设施。到2017年,江阴市完成对白石山宕口地质隐患清理、陡坡爆破清除治理覆绿,稷山滑坡地质灾害复绿处理;宜兴市完成阳羡风景区和太湖公路沿线尚未进行有效治理的部分宕口整坡复绿治理,数量不得少于5个;滨湖区完成雪浪风景区裸露部分山体的复绿整理。

加强水源涵养和湿地修复保护。着重围绕马山水源涵养区、宜兴南部横山周边等大中型水库、锡山“ 鹅真荡-嘉菱荡-宛山荡 ”一带的湖荡氿,构建完善的湿地自然保护区网络体系。重点搞好洋溪河、唐平湖、苏舍荡、北溪河、鲸塘河、钱墅荡、莲花荡的保护,让湿地真正产出清水。对无锡白荡、尚贤河、马公荡、阳山荡等湖泊、库塘及河流湿地进行恢复与修复。加大十八湾湿地、长广溪、蠡湖、梁鸿湿地公园和云湖湿地公园的管护力度,保证功能不退化,水质有提升。确保到2020年,全市的斑块湿地成为连通无锡河网、进行水质净化、提升水质水平、打造生态景观的重要载体,全市的湿地保护率提升到50%以上。

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坚决守住耕地红线,对新增建设用地规模实行总量控制,落实耕地占补平衡,确保到2020年,实现省下达的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任务数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的目标。强化农田生态系统休养生息,保持和发挥生产生态双重功能,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促进农业走内涵式发展道路。

加强森林生态系统建设,加大中幼龄林抚育和丘陵山区林改造力度,提高森林质量;继续完善以铁路、高速公路、快速干线和城市出入口为主要内容的市重点造林绿化工程,加强城市各城区之间的生态隔离,维护城市生态安全;依托水系及其它小型沟、河、路、渠建设高标准林网,在太湖、长江岸边保护区和各级河道两岸构建起防护林网。2016、2017两年全市新增防护林2000亩以上,到2020年,新建省级以上森林公园1个,全市林木覆盖率超过27%。

加大太湖湖滨带保护力度,构建好湖体保护的环形屏障。切实加大对入湖闸口的管控力度,最大限度减少入湖污染。加快长广溪湿地后期工程建设进度,建设蠡湖与贡湖间的清水产流通道。实施太湖流域环湖沿河湖滨农区缓冲带生态修复工程和宜兴太湖湖滨防护林带加密工程,完成梁塘河蠡河两侧生态恢复、景观建设工程。在太湖西岸的主要来水河道开展全程污染防控的基础上,再实施河口生态清淤和生态拦截,提升入湖水质、降低污染负荷、减轻湖体负担。

加大自然植被保护。开展综合物种、本地植物指数调查,摸清无锡生物现状本底。保护好城市自然遗留地和自然植被特别是宜兴山区、市区惠山、江阴黄山、锡山斗山等原生生态系统,拓展生物多样性基础生态空间,维护野生生物栖息环境,恢复和重建城市物种多样性。建设东西氿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修建生物绿色廊道和暂息地,增加开放空间和各生物斑块的连接度,避免出现生物孤岛现象。巩固生态廊道的建设成果,对城市规划区域内的河、湖、氿、荡等自然湿地、水源保护地,坚持保护优先,注重可持续的利用。

1...910111213141516

编辑:李姝乐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h2o-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