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我和几位媒体朋友参观了河北廊坊市的龙河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
我们出了北京大约40来分钟,就来到了廊坊的地界,这里果然是“首都的生态屏障、河北的环保窗口。”第一个参观地点在龙河中游,看起来就是一条普通的河流,水中有荷花,两岸是绿草。但是中持的工作人员纪宁介绍说,在治理前,这里并不普通,污染情况比较严重,经过清淤,挖出来很多的臭泥。再往上游去,景象也差不多,我们就继续向下走。通过一条两侧种满树木的乡间公路,来到了一个叫辛房的村子。为什么两侧的树木那么稠密而且很多是果树等经济林木呢?原来是村民等着拆迁呢。懂了……无与伦比的城镇化的进程,就快要降临这片土地。辛房看起来是一个整洁的北方小村庄,村子里一水儿的平房、院子,每一条街道都是水泥路面。我们到的这家是村支书家,可能他们接待参观比较有经验,但我们门口探头探脑一下,并没有走进人家家里,因为不需要。我们要看的那个设施就在院子外面围墙下面。很迷你的一个设施,上面还种了几株月季,和周围环境融为一体,所以,虽然它不是乡村常见的物件,看起来倒也和谐。
它的正式名字叫农村庭院式污水处理设施,厨房用水、盥洗用水等杂用水,经过处理又清澈如初。不过它没有接入厕所冲水,这个村子冲厕所的水是通过化粪池处理的。设施本身的价格不贵,并且算进了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中,村民不需要出费用,也不需要运营费用,只需要3-4年更换一些材料。但是即使这样,一开始也遇到了很大阻力,主要还是因为生活习惯问题。通过先在几户人家做示范,最终村民们都同意安装了。从村子出来,来到一座桥上,这里是龙河的中下游,河面比中游更开阔,“岸边有人钓鱼”(人民日报记者语,这次我们也看到了)。
越到中下游河流水面越平稳
桥下有一群群小鱼浮出水面跃动。纪宁说这种鱼叫白条,只在干净的水里存活,以前是很难见到的,这条河里之前主要是鲫鱼、黑鱼等,对水质要求不高的鱼。这段河道,也经过了清淤治理。有意思的是,河道以中间为界线,两边分属两个广阳、安次两个区,治理的时候也要分而治之。中持这边对应的也是,有李经理和纪宁经理两个负责人分别负责两个区的任务。第四次下车,就到了龙河下游。这里水面更大,水几乎是停滞的,靠近岸边的小部分水面上绿油漆一样刷着一层藻。不流动的水自然就会有藻类,印象中确实是这样的。
龙河水从这里流向天津
最后,我们来到了湿地,正式名称叫:廊坊市安次区龙河(东张务闸-冀津断面)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项目。曾经这里是两个城市争议的问题所在,尤其是在环境部严格要求考核断面水质之后。
湿地的傍晚
在湿地建成前,廊坊已经有几个大的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厂排水当然应该是合格的,但是龙河的水并不好,到了下游就更差。2018年春节前后,廊坊市招标招来了中持股份,4月,进入场地,9月通水,10月正式投入运营。中持廊坊项目负责人高志永博士介绍,当时工期紧,任务急,他带着一帮同事就守在项目上。区里的领导也非常重视,环保局长天天来工地,书记、区长也是三天两头来。他印象最深的是去年7月份,大暴雨的天气,书记还是来了,当时打伞已经不管用了,双方就站在瓢泼大雨中讨论工作进程。湿地项目运营后,国控断面水质达标了,限批解除了。这时候,廊坊觉得这么好的水反而舍不得白白地让它流到天津了。那么天津如果想得到现在的水,是不是还需要付费呢?这可能是两个城市下一步的话题了。湿地里的植物是立体种植的,潜水的、挺水的等等,芦苇这个季节正在开花,高博士说过几天就要收割了。正好中持在河北其他地区的项目需要用到这样的有机质,所以他在考虑是送给他们,还是卖点钱。
出水口
有两个出水口哗哗地流,93年出生的厂长焦新莹,拿矿泉水瓶子从一个出水口里灌了一瓶水给我们看,这看起来就是很好的水,指标当然更是合格的,因为有自动监测设备每隔四小时上传一次实时数据,环境部每个月再来抽查一次。这次在项目上见到的中持人里,只有高博士我是以前认识的,那时候他还是清华大学王凯军老师的高徒,是做研究的。还在环境部借调过一段时间。这次再见,不光肤色,气质都改变了。他说这是他的第一个工程,跟以前的工作性质完全不同,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也不同。这个项目同时还是国家重大水专项课题的示范工程,清华大学王凯军、张鸿涛两位老师也经常前来指导。据纪宁介绍,这个湿地建成后,有大批的鹭鸟从另外一个天然湿地迁徙过来了。相比那里,这边更幽静。我说北京建筑大学的车伍老师会比较喜欢这里,除了水环境,他对鸟类也很有研究,是拍鸟大师(相关阅读:车伍老师说拍鸟)。高博士笑了:湿地有一部分设计工作就是车老师的团队做的。这片生机勃勃的土地上,除了小群的人(十几位中持员工),大群的鸟,还有鱼。纪宁说起鱼来滔滔不绝,说他们在湿地里投放了当地的原生鱼类,都活得很好。来到这里,他在日常工作之外,学会了钓鱼,对各种鱼的习性了如指掌。他本科和研究生学的都是生态学,这是环境与生态结合,工作与生活结合。和高博士一样,他之前的工作也不是做工程项目,是在设计院,现在到了这里挺开心。
编辑:赵凡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