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本项目之后,南宁市陆续实施了沙江河流域治理 PPP 项目、心圩江流域治理 PPP 项目等多个同类型项目,“尊重市场规律、择优选择社会资本、协商合作和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是这些成功案例的共同特点。
(三)宏观着眼,技术路线和绩效考核抓主要矛盾
本项目在总结过去的经验和教训基础上,认清主要矛盾。在建设内容和考核指标体系方面,抓住了“水质”这个突出矛盾,辅以水量、防洪、景观等方面进行考核,建立流域治理服务费与治理效果挂钩的长效机制。社会资本围绕上述治理目标和考核体系,综合利用资金、技术优势,攻坚克难,最终实现了流域水质的长治久清。
为达到上述目标,项目技术方案和工程措施应具备系统性,考核指标应科学合理且具备激励性。为此,项目实施机构在咨询单位协助下,提出“全流域治理”和“海绵城市”理念,项目公司提出“外源截污、内源治理、清水补给、活水循环、水质净化和生态修复”的具体实施路径,解决过去点源治理模式不能彻底解决的水质改善和水量保持问题、初期雨水收集处理及利用问题、河道长效管理等问题。考核指标设置方面,兼顾投资经济性和技术可达性,在技术顾问建议下以地表IV类水为基础,设定详细考核指标,并且水质考核得分占比为68.49%,抓住了水质改善这个“牛鼻子”。
(四)夯实前期工作基础,设计合理的交易结构
PPP 作为一种新生事物,政府和社会资本均摸着石头过河,为了保证项目的顺利落地实施,需要设计合理的交易结构、风险分配机制、投资回报和绩效考核等核心边界条件,必要时需要借助外部咨询机构的力量。前期工作不足或者成果粗糙,容易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推诿扯皮或者反复变更的情况,从而导致进度迟缓。
本项目在前期开展了项目立项、用地预审、征地拆迁、可研、环评和部分工程的初步设计工作,并与潜在的社会资本积极沟通交流,探讨合作的边界和商务条件,部分社会资本的要求不尽合理,难以达到共识。面对复杂的问题,政府部门聘请专业的 PPP 交易咨询顾问和技术顾问,调整了项目建设内容和工程边界,重新设计合理的交易结构和核心边界条件,并将重要的核心边界条件作为不可谈判的条款,给予社会资本一定的压力,最终在预期时间内选定了合适的社会资本。社会资本选定后,按预计的技术路线深化方案,攻坚克难,顺利实现了项目目标。
现实工作中,由于受时间节点限制,项目前期工作深度很可能存在技术方案粗糙、交易方案缺乏针对性等问题。水环境治理项目具有很强的技术综合性及复杂性,若前期工作开展不足,项目的实施进度、投资控制、水质效果均难以保障;若考核指标不合理,不但无法达到激励效果,反而埋下重大风险。这些同样也是南宁市在环境治理领域运用 PPP 模式的一条重要经验启示。
编辑:王媛媛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