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周星驰的电影成为极品的一个原因,就是内涵于勇敢的笑对惨淡的人生,依然坚守着善良和努力,从不躺平。
3、总看到一些人,把天命、道德经乃至佛经理解为躺平,私以为都是错的。道德经说“有无相和”,心经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躺平之人自以为得道,笑别人还在“有”中挣扎,却不知自己也坠入了“无”“空”之井。
4、幸运的70后可以浑浑噩噩如我,总有点机会在等着我去混到亡羊后痛醒,补牢后还可以得过且过,但是未来的00后10后乃至20后呢?读者们都即将或者早已为人父母,要提防的,是不要再让自己的认知成为孩子人生的天花板,让他们继续成为普鲁士教育的典型牺牲品,坠入了铁杵成针的陷阱,变成了自私又短见的慕容复,或不懂管理的岳不群。
正文
一、站在未来看现在
《道与得》这本书面市已经有三个月了,虽然这本书的热度比不上我的PPP的那本,却也得到了我意料中的积极反馈,心里的感恩之情无以言表,秋分之日,放弃了在明媚的阳光下欣赏帝都最美的时光,到办公室认真的爬格子。
说它的热度不如PPP那本,因为那本是在PPP火热的时代,虽然我的书其实是来泼冷水的,结果,还是很多人把它当做PPP的工具书,三峡等企业甚至大批采购(下附),将这本书当作了入职培训的教材,但真懂这本书的四分类核心理论的其实占比并不高。(相关阅读:“双导师制”帮助新员工实现“双提升”)
PPP后来的结局大家都知道了,业内有人调侃,我这个PPP时代的“炮哥”,是泼灭那个虚火的其中一份子,难道我做的不对吗?那笔劳民伤财的钱真的是不该赚的。现在环保企业的困难,有不少也是我们在为14年以来的PPP改革的错误在买单。能够稍微提前的站在当时的未来看当时的现在,即便良药苦口,也是善莫大焉吧!
2016年正因为财政部相关部门的约稿,不小心逼自己去结构化了碎片状的理解,逼出了PPP四分类,并多少算做了个预言,这里面真的有运气的成分。2014年加入E20以来,为了和企业家交流管理,以往不太爱读书的我,开始系统性的阅读从德鲁克到稻盛和夫再到老子,对我这个不算爱读书的迟钝混沌者又是一次大幸运。这里面肯定也有偶然,但是也必然有偶然中的必然。三位思想家的内在相通处,让我在两年后的2018年一篇论管理的文章中(下附),让一鸣总监(E20创意总监)画下了三个人在一起的漫画,也许就预示了今年的这本书。
(相关阅读:薛涛:要避免“二分思维”-评析北大教授的“管理不能大于经营”)
有趣的是,这篇怼当时还在如日中天的程教授的文章(她出事是在三年后了),却恰好也应扣了现在对道德经的“二生三”的理解。偶然太多,必有必然,这是叔本华的说法;复旦王德峰教授也说,人到了年纪还不信命,就是缺乏慧根。作为一个欠读书的理工男,我赶紧开始信了。王教授说的信命是信什么?是信佛家常说的因果。信后要怎么做?自然不是四大皆空,而是要做“致良知”的发心。
当下时局唯艰飞猪落地,企业家们才纷纷开始在国学中找寻精神的力量乃至具体的解法,其实,这个力量说的就是“心力”,大白话就是领导力和企业家精神,这个心力,自然首先离不开发心。在今年7月,海尔的张瑞敏在北大谈了他读了四十年道德经的感悟,还恰好我就是在程教授的公号的九月发文上读到了:张瑞敏谈《道德经》与企业管理。(←请点击相关阅读)
而作为上个美好时代的央企掌舵者功成名就、全身而退、利名具身的唯二的宁高宁(另一位是宋志平),与我同曾为外贸公司管理者的他(当然他是大神和高级管理者),刚刚面世的第一本书恰好也就叫《三生万物》。
比我早醒太多且能力超强的与我同曾为咨询人的冯唐,在《成事心法》的自序中说“道德经、论语的年代太久远了”所以他选择了解读曾国藩。但是,面对当下,他也食言了,刚刚开了论道德经的视频号。看了下,点击量暂时和我的差不多,估计按他的风格,书也在路上了吧。话说回来,咨询神妖各有大小,但咨询人们在认知方法论的打磨上最容易共鸣,我的书评里也有不少来自咨询界好友的精彩评论:
流水拾花:薛涛解析管理之道与认知之得(一)“人生若只是初见”
流水拾花:薛涛解析管理之道与认知之得(二)“朝花夕拾,相见欢”
编辑:李丹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