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国资抛售环保资产背后:一场静悄悄的行业出清与价值重构

时间:2025-03-12 10:06

来源:中国水网

作者:易简乾

评论(

3、 轻资产上阵,强化运维能力

环保行业作为典型的重资产行业,需要大量前期资金投入,用于设备采购、工程建设和技术研发,而长周期的属性导致环保项目往往需长期运营才能收回成本。

此次国企“退场潮”后,必然会留下大量需要运维的项目,有运维实力的第三方专业服务商可承接委托运营,降低重资产风险。

此外,环保企业也可以通过参与EOD模式、升级运营服务、研发核心工艺包进行授权收费、利用基础设施REITs等金融工具实现环保资产证券化等方式转型轻资产模式。

4、 拥抱新生产力:智能化与国际化

当前DeepSeek浪潮席卷各行各业,环保行业也不例外。前不久,成都环境集团、金科环境以及深圳环境水务集团、南京环境集团都宣布接入或本地部署DeepSeek,深度融合智慧平台,提升运营管理水平(详情点击:DeepSeek 环保 “朋友圈” 大揭秘:哪些企业已在列?)。

可以预见,未来环保企业利用AI算法优化污水处理工艺、无人机巡检项目区域,为运维企业提供更为全面的工艺改进和成本控制的量化决策依据将成为一种大趋势。

除了利用AI技术提质增效外,不少企业近年来也选择出海,开拓海外版图(详情点击:从本土过剩到海外突围:固废领域“出海”浪潮与挑战)。正巧,东南亚、中东等海外市场环保基建需求爆发,与我国环保企业的需求一拍即合。具备技术标准输出能力的环保企业或将在海外市场迎来新的春天。
04写在最后

当前,环保行业处于转型阵痛期,这些环保资产能否顺利出手还尚未可知。即使选择接盘的企业也都是看重标的资产的实力,想巩固市场地位。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接盘这些资产也存在一定风险。例如,部分项目存在政府付费延迟、特许经营协议纠纷等历史遗留问题,一些地方性环保项目依赖政府关系,会导致民企跨区域整合难度大的问题。

虽如此,当下的国资抛售潮看似行业寒冬,实则是环保产业从“政策驱动”转向“市场驱动”、从“规模扩张”转向“价值创造”的必经阵痛。未来的赢家,必属于那些能啃技术硬骨头、构建差异化壁垒的企业。

当潮水退去,环保终将回归本质,重构新的生态。


编辑:李丹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h2o-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