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高温持续肆虐,全国各地开启“蒸烤模式”,污水处理厂也面临严峻“烤”验。南方污水厂犹如“蒸锅”,闷热难耐;北方污水厂则似“烤箱”,干热炙人。在这样的极端天气下,“污水变开水”不再是夸张调侃,多地污水厂出现氨氮、COD超标问题,活性污泥在高温中“热死”成为主要诱因。
活性污泥的最佳生存温度为25~35℃,最高耐受温度达40℃。当污水温度超过38℃,活性污泥便会出现不良反应;一旦达到40℃以上,盾纤虫、小口钟虫等指示生物消失,活性污泥大量死亡。此时,生化反应池水面,尤其是边角区域,会漂浮起黑灰色泡沫,泡沫面积越大、厚度越高,意味着污泥死亡越多,污染因子超标越严重。近期,全国多座污水厂(站)因出水超标被报道,高温导致污水温度升高是重要原因。例如,某甲醇污水站夏季高温时,空气鼓风机出口风管表面温度超50℃,好氧池污水温度达38℃,高效澄清池出水COD超出排放标准15mg/L;某化肥企业污水站SBR池污水温度高达39.6℃,造成出水氨氮严重超标。污泥活性受高温抑制甚至死亡,会导致生化反应池出水超标,甚至引发污水厂(站)全面瘫痪。
季节更迭带来的高温,不仅直接影响污水温度,还因工业企业生产品种改变、城市居民用水量激增等因素,使污水处理厂面临高温、雷雨等多重挑战,影响微生物活动、曝气池溶解氧供应及二沉池管理等关键环节。浙江永续环境工程有限公司凭借丰富经验,针对夏季污水处理难题,制定了系列解决方案。
在微生物活动方面,水温是影响化学反应速率、水生物生存及水资源利用的关键参数。夏季高温使水中溶解氧减少,河道溶解氧常严重衰竭,大量热水排入天然水体更会加剧这一情况。细菌最佳活动温度通常在25 - 35℃,许多污水处理设施为除臭加盖,导致热量积聚,温度升至50℃时好氧消化和硝化作用被迫停止。永续环境的短流程脱氮除磷工艺采用从自然界筛选的抗逆性极强的复合微生物菌,包括复合COD菌、脱氮菌、聚磷菌等,这些微生物耐温、耐盐性能出色,活菌数量高,能在8℃ - 55℃极端温度下保持活性,为生化系统高效运行提供保障。
对于曝气池溶解氧,夏季高温使氧在水中溶解度显著降低,同样质量的空气转移到水中的溶解氧含量偏低,造成曝气池供氧不足。数据显示,曝气池溶解氧为2mg/L时,直径500mm的絮凝体中心点溶解氧仅0.1mg/L,除表面微生物,内部多处于缺氧状态。因此,当曝气池污泥浓度达4g/L时,溶解氧浓度应控制在3 - 4mg/L以满足微生物代谢需求。HJDL工艺在解决此问题上表现卓越,其好氧污泥结构紧实,密度1 - 1.5g/cm³,含水率85% - 94%,发达的多孔隙结构为基质和氧传递提供良好通道,厌氧、兼氧、好氧孵化器独特结构设计确保基质和氧在污泥中均匀传递,有效避免供氧不足。
高温下二沉池管理也挑战重重。成层沉淀速度降低易致翻泥,出水悬浮物(SS)升高;高温加速微生物代谢,可能引发厌氧或反硝化反应产生气体,导致污泥上浮;藻类还会利用水中营养物质在池面生长繁殖,影响处理效果和观感。夏季运行需确保二沉池充足供氧,必要时投加PAC等絮凝剂改善污泥沉淀性能,但大量投加会带来化学药剂二次污染。永续环境HJDL工艺的颗粒化污泥优势明显,其絮凝性和沉降性优秀,经上百个工业和市政案例验证,SV30(30分钟污泥沉降比)一般3 - 5分钟即可完成,泥水界面清晰,沉降速度远高于絮状活性污泥。且驯化完成后,能显著节省碳源(如乙酸钠、甲醇、葡萄糖等)和除磷剂使用量,节省比例分别达97% - 100%和75% - 92%,符合低碳发展趋势,减轻财政负担。
HJDL二级处理原位生物增效强化工艺是对世界百年活性污泥工艺的变革,是一种复杂种群,高浓度微生物挂膜形成的小粒径双泥膜颗粒,改变了靠丝状菌连接桥架的原结构,推出了(外部好氧、中部兼氧、内部厌氧)的特殊结构新固定化技术。
以生物增效载体为基核,通过投入抗逆性极强的复合微生物,在高效厌氧,兼氧,好氧微生物孵化系统的独特造粒功能作用下,微生物EPS及微生物Sour(比好氧速率)等功能合理协同作用使微生物大量富集, 挂膜后形成的一种相对规则、结构紧密并且具有多层结构的微生物聚集体的特殊污泥结构,并以流化床形式存在于生化池中。特殊的污泥结构,因具备超大的比表面积与极小的不同规则、不同孔径的粒径分布,形成后可覆盖整个池体,做到360度无死角的同步硝化与反硝化,加快去除效率。
面对高温天气,污水处理厂除对处理系统进行针对性排查和维护外,还需关注项目相关人员的防暑降温,确保人员身体健康和工作安全。
浙江永续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是一家多年来集研发、设计、施工、运营为一体的污废水处理高科技环保企业,主要致力于市政污水、工业园区污水、大型工业企业污水、地表水(河道、湖泊)污水的废水处理、提标、提量改造等。欢迎诸位领导、专家学者来我司实地考察、调研!
编辑:赵凡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