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由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城投污水处理有限公司、上海市城市排水有限公司、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及E20环境平台共同主办的“2025上海水业热点论坛”在上海正式开幕。本次论坛的主题为“厂网协同,数智引领”。
在全球经济格局深度调整与国内财政资源优化配置的时代背景下,水务行业面临着应收账款回收压力与环境治理需求升级的双重挑战,且正处于从规模扩张向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转型需求。
面对传统基建驱动模式边际效益递减的现实挑战,推动行业向“智能化+产业化”融合发展跃迁,构建以技术创新与模式变革为双轮驱动的新型增长动能,成为破局传统发展路径依赖的必然选择。
在此背景下,8月28日,由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城投污水处理有限公司、上海市城市排水有限公司、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及E20环境平台共同主办的“2025上海水业热点论坛”在上海正式开幕。
本次论坛的主题为“厂网协同,数智引领”。
上午8点半,论坛正式开始。E20环境平台执行合伙人、研究院执行院长/湖南大学兼职教授、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客座教授薛涛在开幕致辞代表论坛主办方对大家的到来表示最热烈的欢迎。他表示,当前,水务行业正经历深刻变革。在全球经济格局深度调整与国内财政资源优化配置的时代背景下,我们既面临着应收账款压力增大、环境治理需求升级的双重考验,也迎来了从规模扩张向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转型机遇。
薛涛
党的二十大以来,完善生态文明体制、健全环境治理体系、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目标更加明确。国家关于城市更新、绿色低碳、资源循环的政策导向,叠加厂网一体、提质增效、循环利用的市场需求升级,以及国家政策性资金的精准引领,正为行业注入前所未有的转型势能。
面对机遇与挑战,“厂网协同,数智引领” 成为本届论坛的核心主题。我们坚信,推动智能化与产业化深度融合,构建以技术创新与模式变革为双轮驱动的新型增长动能,是破局传统路径依赖、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污水处理减污降碳的协同推进、排水体制机制改革破局、厂网一体的系统性效能提升、数智技术与工艺创新的深度耦合、污水污泥资源化的价值挖掘,共同构成了驱动行业未来发展的核心引擎。
01
“十五五”水务领域可持续发展路径探索
站在“十四五”规划圆满收官与“十五五”蓝图徐徐展开的关键交汇节点,环保企业正着手制定企业发展的下一个五年发展规划。针对“十五五”水务行业的走向,发言嘉宾分享了自身的思考。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首席总工程师、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张辰阐述了城镇水务数字化智能化技术研究与实践。他指出,数字化智能化是水务发展必然趋势,高质量发展必须应用新技术新手段,必须全生命周期地开展数字化智慧化。
张辰
上海城投水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董事长周骅以“应变到迎对——上海城市供排水发展面临的几个问题与破解思路”进行了主题分享。他表示,当前,城市工作已改变了过去重建设、轻治理,上项目、求速度的发展模式,而更关注人的需求。面向新发展阶段,城市供排水应当顺应变化,以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根本,在“量”的积累上追求“质”的突破与能级跃升,从被动抵御转向主动预见和管控,不断创新破题,建设美丽上海。
周骅
E20环境平台首席合伙人、研究院院长傅涛作了主题为“重构与归一:面向未来的环境设施”的发言。他提到,在产业重构中,环境产业的确定性是环境设施。在自强中守住环境设施的专业运营权是环境产业参与产业重构的前提。环境设施是未来最稳定的业态之一,是环境产业最大的确定性。但是,这种确定性未必被环境产业独占。面向未来智能时代的设施管控是什么样的状态?傅涛比喻可能会有两种形态:分封制和郡县制。集团管控有两条路径:第一条路径实现资产跟经营的统一,适合于有经验的大型的水务集团,第二条路径支持资产和经营的分离,让水务公司真正走向专业公司,这两条路径最终归一。
傅涛
02
编辑:赵凡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