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如何为城镇水体污染治理凝练出一套高效、可行、可持续的系统解决方案?

时间:2025-10-20 09:32

来源:中国水网

作者:陈伟浩

评论(

10月17日下午,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镇水体污染治理工程技术应用中心(以下简称“住建部水中心”)主办,E20环境平台承办,广东省环保产业协会、昕彤赋能(长沙)人工智能行业应用系统有限公司、北京国政通达咨询有限公司协办的 “‘美丽中国’建设背景下——城镇水体污染治理路径研讨会” 在北京成功举办。

113_2_1760923837.png?wx_fmt=png

本次研讨会旨在汇聚政府部门、科研机构、金融机构及行业领军企业的智慧与经验,围绕城镇水体污染治理的技术突破、政策支持、融资创新及典型案例展开深入探讨,为城镇水体污染治理凝练出一套高效、可行、可持续的系统解决方案框架,也为参与“美丽中国”建设的各方提供清晰的行动指南。

会议由住建部水中心副主任潘蔡叶主持。来自住建部水中心、中非总商会、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生态文明促进会、E20环境平台、山东省环保厅、广东省环保产业协会、昕彤赋能(长沙)人工智能行业应用系统有限公司、北京国政通达咨询有限公司、新大禹环境科技(广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城投污水处理有限公司、中国国际经济咨询有限公司、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水环境领域专家学者、政府相关部门领导、行业协会以及企业代表等多方力量齐聚一堂。

113_3_1760923837.png?wx_fmt=png

住建部水中心主任王主任发表致辞

王主任首先向各位专家、学者、企业家等长期关心和支持“美丽中国”建设事业的各界人士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感谢!他指出,在当前形势下,特别是在“美丽中国”建设的背景下,水生态治理如何在新的发展阶段实现资源共享、业务协同?住建部水中心希望通过本次研讨会的主题报告和研讨对话,能为城镇水体污染治理开辟科学新路径,以协同共享之合力,为"美丽中国"建设注入强劲新动能。最后,他预祝本次研讨会圆满成功!愿诸位嘉宾在交流中启迪智慧,于合作中共创双赢!

113_4_1760923837.png?wx_fmt=png

潘蔡叶

潘蔡叶对住建部水中心发展方向及工作重点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他表示,住建部水中心下一阶段的主要工作是“以创新服务应用,以应用驱动创新”。一是课题研究,联合用户企业也就是地方水务企业,从应用需求端定向征集课题,联合多主体进行课题申报管理和组织推进研究;二是联合创新,不止基于传统水务技术,更是结合人工智能技术,跨界导入BAT等大厂资源,联合开发适合水务领域的技术应用;三是应用推广,通过行业活动,定向的省市级区域活动等,进行技术应用的宣传展销,品牌建设;四是工程示范,以应用推动创新迭代,寻找区域的水务企业共同打造和升级技术应用示范基地;五是专项申报,通过推广结合工程实践,向住建部、科技部等申报技术创新的资金和项目支持。

113_5_1760923837.png?wx_fmt=png

新任委员聘任仪式

会议现场,还举行了住建部水中心技术委员会新任委员聘任仪式,由住建部水中心领导向六位新任委员颁发了聘任证书,他们分别是:E20环境平台首席合伙人、研究院院长傅涛;中国人民大学二级教授、低碳水环境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王洪臣;重庆市市政设计研究院副总工敖良根;北京理工大学教授许廷发;井冈山大学副教授廖永辉;中国环保学会新污染物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澜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人张宏耀。作为住建部水中心技术委员会新任委员,他们将高度围绕“美丽中国”建设的重大战略部署,在政策、学术、技术、商业模式创新等方面,为我国村镇水环境生态治理行业的发展持续贡献力量。

113_6_1760923837.png?wx_fmt=png

周勤

中国国际经济咨询有限公司政府事务首席专家周勤在主题报告中,分享了如何设计更符合环保项目特性的绿色金融产品,破解“钱从哪里来”的难题。她表示,环保水务领域项目资金通常涉及较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所需资金投入巨大且回报周期长。科学合理的资金筹措方案和多元化的融资渠道不仅能够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还能有效减轻地方财政压力,提高资金利用效率,最大程度地提高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环境改善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循环。

113_7_1760923837.png?wx_fmt=png

傅涛

E20环境平台首席合伙人、研究院院长傅涛聚焦“AI大潮”,深入探讨了环境产业的价值本源。他指出,人工智能是最大的底层变量,加速和深化了企业、行业、社会、国家的重构。并强调人工智能引发变革的两条路径,一是作为工具:+智能;二是作为底座:智能+。环境产业要跟上跨界融合的节奏,就必须要在自强中走出惯性,水环境治理,并非客户直接的价值导向,是价值非主动弱连接,重构时会断链,这是目前环境产业应收困境的根源,如果把过程目标和事业目标当最终的企业目标,在百年未有的重构中,将难以存续。

113_8_1760923837.png?wx_fmt=png

侯迪波

浙江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教授侯迪波分享了河湖复杂水体环境智能监测预警技术的研究与实践,他表示,河湖水体环境治理是国家战略,然而由于长期以来存在监测手段单一、预警能力薄弱、评估决策失准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河湖水体的精准治污和长效治理能力。在国家水专项的支持下,浙江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团队研发了全流程城市供水水质监测预警系统,提供水质安全评价、水质趋势预测、水质事件预警、水质事故风险评估、突发应急事故处理等模块功能,实现从“源头”到“龙头”的全流程水质监控预警。

113_9_1760923837.png?wx_fmt=png

麦建波

广东省环境保护产业协会会长麦建波围绕农污领域特点及现状,分享了人工智能在村镇污水治理中的应用探索,他表示,新大禹环境推出的“村水精灵”AI运维系统,成功破解了农村污水治理“用不了、用不起”的难题,“用的了”体现在三个“正常”:系统运行正常、微生物正常、出水正常。“用的起”体现在成本低与资源循环创造价值:建设成本低,建设成本降低50%以上,户均建设费低至1000元;运维成本低,户均月运维费用低至6元。

113_10_1760923837.png?wx_fmt=png

张军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镇水体污染治理工程技术应用中心成果转化处副处长张军在主题报告中,分享了城镇排水管网更新改造的方法及路径,并对非开挖修复技术与传统开挖修复的优势进行了比较,他表示,如果单从经济角度去讲,无迁改情况下,依据重庆2018定额测算,管道埋深在1.8米左右,开挖与非开挖造价基本持平;超过1.8米,非开挖修复优势明显。同时他也强调,任何一种修复方法,都不是万能的,只有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修复工艺,才是最佳选择。没有任何一种方法可以解决所有问题。

113_11_1760923837.jpeg?wx_fmt=jpeg

研讨对话

最后,由中国人民大学二级教授、低碳水环境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王洪臣与参会嘉宾一起,围绕“城市人水和谐的具像化城市、排水厂网一体化——必要性与瓶颈、城市水务如何拥抱AI、浅探资金困境与破解之道”等热点话题,展开了一场主题为“面向未来的城镇水体污染治理路径”的研讨对话,从政策、技术、商业模式、金融产品等方面,多维度输出前沿观点与实战策略,积极为“美丽中国建设”建言献策。

编辑:赵凡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h2o-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