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栏 > 正文

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投资司副司长、清华大学PPP研究中心领导小组成员韩志峰在“PPP与交通基础设施投融资高端对话”上的发言

时间: 2016-10-30 10:43

来源:

作者: 韩志峰

10月19日,北京雁栖湖畔,由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与平安银行联合主办,交科院科技集团和平安银行交通金融事业部承办的“金融畅想演绎交通新征程——PPP与交通基础设施投融资高端对话”研讨交流活动成功举办。

以下为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投资司副司长、清华大学PPP研究中心领导小组成员韩志峰在“PPP与交通基础设施投融资高端对话”上的发言(根据讲话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尊敬的翁部长,赵党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上午好!

非常高兴参加这一次“PPP与交通基础设施投融资高端对话”,也想借这个机会,把我自己从事PPP工作的体会跟大家做一个分享。我想分三点来讲。

第一,交通运输领域发展空间依然广阔。这一点刚才翁部长已经做了很好的阐述。大家知道,改革开放以来,交通运输领域是首先开放的领域之一,所以这导致了交通运输行业快速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五纵五横”的综合运输大通道已经基本贯通,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已经基本建成,基础设施、基础装备和运输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服务质量明显改善,交通对经济社会的支撑保障能力显著增强。去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上提出要“补齐软、硬基础设施短板,扩大有效供给,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虽然我们国家的交通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人均占有量、拥有量还是很低的。例如我们国家高速铁路的营业里程、高速公路的通车里程从绝对量上来讲都位于世界第一,但是我们人均的铁路里程只有美国的12%,只相当于G7国家平均水平的15%,我们人均公路里程只有美国的16%,相当于G7国家平均水平的24%。所以,随着我们国家新型城镇化的进一步发展,随着我们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我们的交通基础设施仍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仍然是我们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需要加快补齐。因此,加快交通基础设施领域建设,补齐交通运输的短板,这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同时,随着我们国家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随着三大战略实施,新型城镇化的推进,以及国际产能合作深入开展,交通需求呈现出日益多样化、个性化的特征。一些新的交通运输模式不断涌现,比如说这几年城市轨道交通快速发展,高速铁路快速发展,通用机场也出现了很好的发展趋势。另外,市郊铁路、城际铁路等等,也是成为铁路建设的一个新的亮点。

为了更好地适应这种新的生产方式、新的业态模式和新的市场需求,需要加快发展更高品质、更高效率的交通运输方式和服务,全面提升交通运输的供给服务能力和水平,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交通运输领域是推广PPP模式的重要领域。大家知道,铁路、公路、机场、港口等交通运输项目普遍的特征,投资规模大,运营期限长,仅仅依靠政府投资是远远不够的。刚才翁部长讲话当中回顾到我们国家从改革开放80年代开始,为什么我们的高速公路发展?就是在投融资体制上做了创新。发展到今天,我们也想进一步加快补齐交通运输设施的短板,就需要进一步深化交通领域的投融资体制改革,充分利用PPP模式,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参与。

从国内外情况来看,交通运输领域的项目回报率适中,也是非常适合采用PPP模式的。在我们国家,早在上世纪80年代,公路和交通基础设施率先开展了引入BOT的试点,引入社会资本和外商投资,发展到今天,仍然是应用PPP的重要领域。去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建立了PPP项目库,今年前不久我们向社会公开发布了第一批传统基础设施领域的PPP项目,这当中交通运输项目有373个,数量占比是30.25%,合计总投资规模达到14793亿元,占比达到69.07%。

国家发展改革委去年向社会公开推荐了两批PPP项目,从我们最近的统计来看,第一批推荐的项目已经签约456个,这当中交通基础设施项目有75个,占比16.45%,总投资达到了4959亿元,占比是75%。

第二批PPP项目已经签约了140个,其中交通基础设施项目39个,占比将近24%,投资规模占比达到了69.6%,第一批是75%,第二批是69.6%,大家可以看出,交通基础设施项目数量不是很多,但是投资规模却遥遥领先。

从国外来看也是,交通基础设施领域也是推广PPP的重要领域。以美国为例,美国现在PPP推进的项目并不是很多,但是在这些为数不是很多的PPP项目当中,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占了很大的比重。根据我们掌握的最新情况,美国共有24个州的104个公路项目采用了PPP模式,这个占美国所有PPP项目比重达32%,位居前列,紧随其后的是铁路和机场项目。以法国为例,法国大家知道推行PPP主要是特许经营模式,去年的8月底、9月初,我们曾经先后前往英国和法国学习他们的PPP推进经验。根据我们的了解,在法国大约11000公里的高速公路当中,8500公里的高速公路采取了特许经营模式。无论是从国内外经验来看,还是从我们国家改革开放之初到今天来看,交通基础设施领域仍然是、将继续是推进PPP模式的一个主战场。

第三点跟大家分享的是关于交通运输领域推广PPP模式个人的体会和建议。

一是进一步加大开放力度,鼓励多元化的投资主体进入。

刚才正式开始之前有一个宣传片,那里面提到了2014年国发60号文件,《关于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投资的指导意见》,我本人是这个文件的主要执笔者,一是非常高兴看到我的工作成果在这儿得到反映。二是想借这个文件说明,在交通基础设施领域引入社会资本,推广PPP第一要务仍然是继续加大改革开放的力度,向各种类型的社会资本开放,这个是我们以往在高速公路建设迅速发展的重要法宝之一,也是今后重要保障之一。

但是在不同的交通运输方式当中,改革开放的力度是不一样的,有些领域已经向社会资本开放得非常广泛,但是有些领域相对缓慢,所以这也一定程度上不利于社会资本进入。比如说我个人觉得,我们的铁路运输现在改革开放的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大,好为更多的社会资本进入铁路建设领域,进入高铁建设领域,进入城际铁路建设领域提供方便,便利。

加大改革开放力度,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就要进一步突破所有者限制,充分发挥各类投资主体的优势,鼓励民营企业、外商企业、混合所有制企业的平等参与PPP项目的竞争,要合理设定投标的资格和评标的标准,消除隐性壁垒,保证一视同仁,公平竞争。此外,还要积极鼓励保险、基金等各类长期金融资金以股权投融资方式参与PPP项目,降低项目的财务负担和债务风险。

二是适当延长运营年限,保障社会投资者的合理收益。

虽然我们现在交通基础设施领域的建设任务仍然繁重,项目数量仍然众多,但是从结构上,从地域上的变化,以往可能是在改革开放初期,主要是在经济发达的地方,东部地区,沿海地区。但是现在大家可以看到,特别是包括铁路,包括公路,都在向中西部倾斜。大家现在看到,高速公路建得最多的云贵川西南地区,铁路也是一样,现在国家发改委安排的铁路叫中西部铁路,东部不是没有,但是相对数量也很少。带来一些问题,这些地方相对来讲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于东部地区,人员数量相对比较少,车流量也比较少,收益相对较低,一定程度上会阻碍社会资本的进入。当然我们可以采取政府兜底,这个兜底并不是兜固定回报的方式来吸引,但是这么大规模的建设,仅仅只靠政府兜底也是远远不行的,政府的承受能力是有限的。

对于交通基础设施项目是不是可以考虑适当延长运营年限的方式,来提高社会资本的回报,增强社会资本参与PPP项目的积极性。我们去年到法国考察,法国的高速公路项目,他们的运营年限普遍在四五十年、五六十年,甚至更长达到七八十年的,这种交通运输项目特点就是投资规模大,但是前期投入比较高,你让他运营二十年和运营四十年,投资回报肯定是不一样的。我觉得现在发展到今天,我们也想进一步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延长交通项目运营年限已经势在必行。

第三点,完善社会资本退出机制,积极探索推广资产证券化。

交通运输项目投资规模大,运营期限长,社会资本进入之后,投入大量的资金,但是如果你让他去运营三十年、四十年,甚至五十年,他永远不退出,这个时候有时候也很难。在这个期间,客观的经济形势会发生变化,一个企业他的经营方向会进行调整,需要保持一定的资产能动性,只有这个资产能便于交易,有一个比较便利的通道,他进入这个领域的积极性才会相应提高。

我们搞PPP是要搞长期运营合作,首先要树立长期合作信心,也要为社会资本的合理退出探索提供更多的方式和途径,所以我们觉得要完善交通基础设施PPP项目的投资退出机制,可以依托各类产权、股权交易市场,探索项目金融权、收益权等资产证券化,提高PPP项目收费权等未来收益的变现能力,增强PPP项目的社会资本流动性,提升项目的价值和资金的使用效率。

四是灵活运用多种方式,增加项目运营收入。

现在我们更多的交通运输项目多是往中西部地区倾斜,我们要采取各种方式,除了延长年限,政府兜底之外,还要采取更市场的方式去挖掘项目本身的商业价值,提高它的商业盈利能力,不要把希望依靠在过去单一依靠客流量的方式。比如说沿线停车场的开发、休息区的开发、广告资源的充分利用等等,采取多种方式,提高项目的回报水平,吸引社会资本参加。

五是积极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合作对接,拓宽项目的融资渠道。现在有一个词叫“资产荒”,一方面大家说很多资金在金融体系内部空转,进入不到实体经济;另外一方面,从金融机构来讲,不是我们不想投资,不是我们不想贷款,是因为我们找不到好的投资项目。为什么找不到好的投资项目,可能跟现在我们经济进入新常态,整体的投资回报率的下降有关系。我觉得有时候也与我们金融机构和项目之间,我们地方政府之间、行业部门之间这种互相的沟通、了解有关系。有时候我们对一个事情不了解的时候,决心就不足,下不了决心去投资。但是作为政府来讲,把我们的政策制定出来,也需要加强宣传,让金融机构更好地了解我们的意图,了解我们的规划,我们的用意,背后的前景,帮助金融机构下定决心去投资项目。国家发展改革委从去年开始提出来我们在投资管理方面要从传统的只是投资管理向投融资管理转变,在机构设置上,投资司专门设立了投融资处,主要职能之一就是和金融机构对接,我们已经与50多家金融机构,包括银行、保险、信托、证券、基金建立了投融资合作队列机制,主要是三方面的作用,一是把我们的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向金融机构做介绍;二是向金融机构推荐重点项目;三是大家加强沟通、加强交流、形势分析、政策建议等等。前不久我们也注意到,交通运输部和十多家金融机构召开了战略合作座谈会,加强和金融机构的合作交流,这些都是非常好的开始,我们想进一步加强和金融机构的合作对接,加强双方的沟通交流,在沟通交流过程中探索开发出更加适合交通运输领域PPP项目新的金融工具和金融产品,有利于金融机构更好地参与到PPP项目建设当中来。

以上是我个人三点不成熟的看法,谢谢大家!



编辑: 李晓佳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h2o-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