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实关注到政府付费项目当前应收账款回款不理想的主要困境。2024年,国家针对解决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等风险的一系列政策和方案陆续落地,10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解决拖欠企业账款问题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解决拖欠账款的工作方向和具体措施。
而与应收账款相关的最受关注的政策莫过于三季度以来,国家出台的“一揽子”增量政策,成为近年来出台的支持化债力度最大的一项措施。11月,《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增加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的议案》的决议审议通过。议案提出,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在压实地方主体责任的基础上,建议增加6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财政部部长蓝佛安介绍,从2024年开始,我国将连续五年每年从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中安排8000亿元,专门用于化债,累计可置换隐性债务4万亿元。再加上这次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的6万亿元债务限额,直接增加地方化债资源10万亿元。
12月,财政部发布《关于进一步提高政府采购透明度和采购效率相关事项的通知》,明确逾期支付资金的违约责任,以及鼓励将合同预付款比例提高到30%以上。
三项政策协同发力,以期减轻地方化债压力。
随着系列利好政策的实施,已经有环保企业表示,回收应收账款的成效已突显。近期,瀚蓝环境、东江环保均传来回款消息,瀚蓝环境更是在2024年累计收到存量应收账款回款约24亿元!
企业收到回款的好消息无疑给环保行业打了一针“兴奋剂”,也点燃了各家企业的希望之光。
虽落到地方政府,并不是马上就能掏出钱来给企业,这中间还需要耗费时间成本,但在政策推动下,化债之路已经徐徐展开。相信随着地方债务的逐步化解,环保行业的应收账款问题有望得到改善,相关企业的现金流也将逐步好转。
相关链接:
应收账款有望改善!财政部发文明确合同预付款比例提高到30%以上
05 走出去热潮不退!中国环保企业加速出海
面对应收账款高企的困境,环保企业纷纷去国外挖掘增量市场空间,寻求新的增长点。
当然,环保企业能够成功出海离不开政府的政策支持和推动。2024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稳外贸、稳外资,积极发展服务贸易、绿色贸易、数字贸易,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开展中小企业出海服务专项行动》的通知,鼓励中小企业“抱团出海”。
乘着“一带一路”的东风,越来越多的中国环保企业走出国门,寻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业务机会。
从地域上来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成为环保企业海外布局的热门区域。中亚和东南亚相对比较多,这些地区都有中国的企业进驻。他们或者签订BOT(建设-运营-移交)合同,或者进行EPC(设计采购施工)工程。
2024年堪称众多中国环保企业的出海元年。
旺能环境签约海外首个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泰国SPNS和SPNK项目设计供货框架合同,并成立越南办事处。力源宝为老挝太阳纸业定制的首批“泥肥林碳一体化”有机肥产品成功到达老挝沙湾拿吉,斩获出海第一单。上海市政总院顺利承接巴基斯坦近年来最大规模的饮用水处理厂工程——费萨拉巴德水资源扩建二期工程,在巴基斯坦市场实现重大零突破。
作为出海中的佼佼者,2024年是中国天楹在海外市场大步迈进的一年。2024年10月13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越南政府总理范明政共同出席中越企业家座谈会。中国天楹受邀作为中越经贸合作企业代表参加会议。
目前,中国天楹已先后在越南、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等一带一路国家落地多个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并成功将环保装备推向马尔代夫、印度以及法国等多个国家。
康恒环境的出海布局也逐步深入。目前,已在海外设立 6个代表处,并在越南、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家投资建设静脉产业园项目。已累计在海外中标垃圾焚烧发电项目8座,总规模近10000吨,展现出强大的市场拓展能力。
......
“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研究院执行院长、“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首席发展总监张建宇在“2024固废战略论坛”上谈到,中国环保产业在技术创新、设备制造、工程建设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出海发展不仅有助于提升中国环保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还能为全球环保事业做出贡献。
编辑:李丹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