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行业交流进步,便于行业同侪互学互促,推动中国环境产业转型升级。E20环境产业圈层特推出《水务行业优秀案例汇编》,汇集了近150例案例,涉及村镇污水治理、工业废水治理、工业园区废水治理、水环境治理、市政污水管网、再生水回用、污泥处理处置等领域。
项目名称:西柯水质净化厂“光伏+污水处理”项目
推荐单位:厦门水务中环污水处理有限公司
参与环节:投资、建设、运营
项目所在地: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
项目概况
西柯水质净化厂318.8kWp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利用已建成的综合楼、生活楼和机修车间及变电所的屋顶上,面积约为0.276万平方米,建设总规模共318kWp,共545块585Wp单晶硅光伏组件,为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采用“多个发电单元组合、0.4kV并网”的方案,各光伏组件所发电通过逆变器、低压并网柜后接入厂区配电房0.4kV母线。年均发电量约达27万千瓦时,消纳方式为“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基本实现就地全部消纳,年均可节约标准煤约109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70吨。通过光伏与污水处理厂的有机结合,既实现污水处理厂运行能源供给的清洁替代,又实现水环境污染与空气环境污染的“双减”。
示范意义
西柯水质净化厂采用全地下式双层加盖建设形式,为一体化集约布置全地下式污水厂,地面进行绿化覆盖。在花园式水质净化厂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建筑物屋顶面积进行光伏发电,该项目年均发电量约达27万千瓦时,消纳方式为“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基本实现就地全部消纳,年均可节约标准煤约109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70吨,实现水环境污染与空气环境污染的“双减”,打造真正意义上的“环境友好型”水质净化厂。
项目亮点介绍
(1)实施效果
通过水质净化厂屋面面积布置分布式光伏发电组件,实现年均发电量约达27万千瓦时,消纳方式为“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基本实现就地全部消纳。
(2)社会效益
一体化集约布置全地下式污水厂,地面进行绿化覆盖,在花园式水质净化厂的基础上,通过光伏与污水处理厂的有机结合,既实现污水处理厂运行能源供给的清洁替代,又实现水环境污染与空气环境污染的“双减”,助推城市绿色低碳发展。
(3)生态效益
通过自建可再生能源设施,推进能源梯级利用,持续推进节能降碳、积极推行绿色制造,年均可节约标准煤约109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70吨。
项目技术工艺/装备简介
(1)技术工艺/装备名称
西柯水质净化厂318.8kWp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
(2)工艺/装备原理
安装545块585Wp单晶硅光伏组件,为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采用“多个发电单元组合、0.4kV并网”的方案,各光伏组件所发电通过逆变器、低压并网柜后接入厂区配电房0.4kV母线。
(3)工艺/装备特点
西柯水质净化厂光照资源,利用“光伏+”模式,在保证厂区建筑安全和功能的前提下,利用厂区屋顶闲置空间布置光伏发电设施,通过自建可再生能源设施,推进能源梯级利用,持续推进节能降碳、积极推行绿色制造。
(4)工艺/装备流程图
(5)项目部分案列照片
编辑:黄延丽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