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泉州市副市长许昆贞在市长论坛上发言

时间:2006-09-12 18:03

来源:中国水网

评论(

  各位领导、朋友们,很荣幸能参加"第五届世界水大会",首先,我谨代表泉州市人民政府向国际水协会和国家建设部表示由衷的感谢。下面,简要介绍我市的一些探索和实践。
  一、泉州基本市情
  泉州位于中国福建东南沿海,土地面积1.1万平方公里,人口762万,其中中心城市建成区面积70平方公里,人口63.7万。泉州是国务院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唐代时期的泉州港即为中国四大口岸之一,宋元时期与埃及亚历山大港并驾齐驱,享有"东方第一大港"之盛名,东西文化交集荟萃,各种宗教兼容并存,素有"海滨邹鲁"、"光明之城"和"世界宗教博物馆"等美誉。改革开放以来,泉州人民立足实际,把握机遇,大胆实践,闯出了一条以"市场调节为主,外向型经济为主,股份合作制为主,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具有侨乡特色的经济建设道路,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全市经济总量连续多年位居福建省首位。泉州成为福建省发展最快、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被省委、省政府列为全省三大中心城市之一。
  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同时,历届泉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始终不渝地把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文化品位,作为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摆上议事日程,确立了"打开大门、治理两江、保护古城、建设新区"的战略思路,不断加大晋江、洛阳江流域及近海水域整治力度,加快城市滞洪排涝工程改造和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步伐,明显改善了城市生态、人居环境。几年来,我市先后荣膺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文化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最佳中国魅力城市等称号。今年3月,我市又通过"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考评验收。
  二、修治水系,极力打造和谐的人居环境
  泉州古城区鸟瞰极似"鲤鱼"戏水,故又称"鲤城",是泉州历史文化的主要发源地。唐五代罗城城濠和宋元时代修建的八卦沟四通八达,是泉州古城肌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更好地保护泉州古城这一重要的历史遗存,近年来,泉州市委、市政府认真抓好古城保护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实施工作,注意名城历史文脉的有机延续。在保护"一线三片"历史文化街区("一线"即中山路,"三片"即三个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开元寺、天后宫、府文庙所在片区)的同时,全面疏浚和修复古城水系,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泉州中心市区现有内沟河20余条,总长度约35公里。由于原有的城市滞洪排涝设施簿弱,长期以来,内涝问题一直困扰着居民正常的生产和生活。为彻底解决这一问题,1992年,泉州编制了《城市排洪排涝排水规划》,城市防洪按100年一遇标准设计,市区防山洪及排洪按20年一遇标准设计;整个排洪排涝系统采用滞洪为主,电排为辅的方式。1997年,市区排洪排涝工程和城市水系整治工作全面启动,本着保护、整修、利用相结合的原则,市政府斥资8.14亿元,历时5年,先后疏浚、清淤、整治排水、排洪沟渠总长28.9公里,兴建北峰、浦西、金山三个排涝泵站,建成西北洋、浦西、东浦滞洪区,总汇库容达309.1万立方米,构建了城市滞洪排涝系统,从而根治了市区常年内涝的问题。在城市水系整治中,对于老城区部分有保护价值的沟渠,还按照有关历史记载修复部分遗迹,使这些沟渠既能满足功能要求,又起了保护文物的作用。城市滞洪排涝工程西北洋项目荣获首届"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并于2002年入选联合国改善人居环境最佳范例(迪拜)奖40强。
为确保清水长流,我们建立了2年一次的内沟河定期清淤制度,并加强对内沟河的日常和汛期管理,使城市内沟河水系不仅发挥了排水、排涝的重要功能,同时还成为周边群众生活、休闲的好地方,水系河畔成了市民居家的首选,沿河地价、房价持续攀升,大大地激活了房地产市场,有力地推动了泉州城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今年,我们将继续推进江南片区、城东片区和浦西二期滞洪排涝工程建设,使城市的滞洪排涝工程更趋于完善。
  三、统筹考虑,积极开展"两江"流域水环境整治
  为合理保护"两江"(晋江、洛阳江)水源,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从2003年开始,我市开展了"两江"流域水环境工业污染源综合整治"零点计划"行动。经过一年多的治理,全市工业污染防治能力普遍得到提高,漂染、制革、造纸、水洗等工业废水基本实现了生化二级处理;针对泉州民营企业"星点集聚"的企业形态所带来的污染散乱状况,我市将电镀、制革和漂染等重污染企业集中引入集控区进行专门管理,建成了10个污染集中控制区,基本把分散在全市各个角落的重污染企业集中起来实施集中控管,有效制止排江污染。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我市研究制订了《晋江、洛阳江上游水资源保护补偿专项资金管理暂行规定》,根据下游8个县(市、区)用水比例分摊补偿资金,五年筹集1个亿资金,重点帮扶上游开展基础设施建设等重大环保项目,以此促进了两江流域上游地区保护水资源的深入开展。通过这些有力措施,"两江"流域及近海水域水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控制,水环境质量和生态环境逐步改善。
  为减少城市生活污水排放对两江流域的污染,"十五"规划以来,我市积极加大城市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污水管网建设力度,中心市区污水处理率已达到76.8%。中心市区、各县(市、区)在建和已投入运营的污水处理厂全部实行产业化公开招商,投融资10 多亿元;中心市区的江南、北峰、城东污水处理厂及其配套管网已全面开工建设。至2008年,我市各县(市、区)至少要建成一座以上污水处理厂,与2005年底相比,拟新增污水处理能力44万吨/日以上。届时,城市污水处理率将显著提高,城市生活污水排放"两江"流域问题将得以解决。
  四、立足特色,营造优美休闲的城市水体景观
  山、水、城相融于一体的形态格局是历史文化名城泉州的自然风貌特征。泉州以"显山露水"的城市规划理念,在秉承闽南独特的建筑文化和环境艺术传统的基础上,结合水环境治理和现代园林绿化建设,确立了"四山、两江、一湾、三环、一带、八团"的城市格局。以"四山"为屏,以晋江、洛阳江和内河为带,依托中心城区八个组团和道路绿化,突出构建山、海、江、城一体的总体景观结构,加强对环境进行绿化美化,使得古城风貌和现代气息完美交融,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和谐映衬。
  一是结合城市内沟河整治,改善渠边绿地景观。近年来,我们结合内沟河河道疏浚,环河种植柳树、榕树、市树刺桐等多种乔木,配以灌木花草,把水环境整治和城市绿化、园林建设有机融合,先后建成北环城河带状公园、五堡公园、平原渠带状绿地等,营造盈盈碧水、疏杨绿柳、水树相映的城市高品味水景观地段。
  二是结合晋江流域整治和近海流域保护,营造滨江、滨海景观。晋江江滨一带低洼地原是一片荒芜,各类违章搭建达10多万平方米,自晋江流域全面整治以来,整修江滨堤岸10多公里,并依托临江丰富的水资源,建成总占地面积213.543公顷的鲤城江滨公园、石笋公园、江南公园、江滨体育公园、江滨北路带状公园、金山公园等主题景观公园,形成了融景观、文物保护、休闲、文化、健身为一体的开放式综合性滨水城市公园群,汇成一条清净靓丽的城市园林景观走廊。已建成的森林公园枕山面海,林木繁茂、森林覆盖率达90%;环境幽雅,尽显自然生态之美,成为中心市区十分难得的一块滨海"绿洲"。
  三是结合洼地改造,建设城市公园景观。1995年,我市在原市区八大胜景之"星湖荷香"遗址上建设东湖公园,该公园占地规模20.56公顷,园内建筑通过人文景观造景,充分体现泉州古建筑的精髓,凸显闽南石文化特色,既有历史文化内涵,又有时代新潮气息,荣登百家"中国名园"。2000年,投资2亿多元,结合西北洋滞洪区建设大型休闲公园-西湖公园,其中水面面积82.3公顷,绿地面积达16万平方米,并精心建造了14个意境丰富的景区,成为市民休闲健身的好场所。由于生态环境改善,湖区中心岛引来了成百上千只候鸟在此栖息,构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
  五、统一规划,再谱"两江"景观整治新篇章
  晋江、洛阳江是闽南文化的摇篮,是城市的主要生态要素和人文景观。下一步,我们将在"两江"景观的整治上加大力度再做文章。按照城市建设"一二三四"总体思路,晋江、洛阳江水系两岸景观带的建设作为 "三带"中的其中"二带",被纳入城建项目进行全面整治。根据规划构想,晋江两岸以笋江大桥、泉州大桥、刺桐大桥为界,划分为"四大景观区",营造出田园风光、古城风光、滨水体育场所和自然生态湿地等各具特色的水系景观;洛阳江两岸景观将划分为洛阳桥闸以上和以下两个河流景观区,着重抓好历史文化景观区、红树林保护区、城区亲水河流景观区、桃花山湿地候鸟保护区及入海口滨海生态区的建设。我们将本着统一规划、量力而行的原则,分期逐步加以实施。可以预见,"两江" 整治后的城市水环境,将与泉州历史文化名城相得益彰,成为城市历史文明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一个强音。
  以上是我们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建设的过程中,对城市水环境保护与治理的一些做法,目前还在不断地探索和实践。我们希望能通过这次会议从国内外兄弟城市和专家学者那里学到更多更好的水环境保护与治理经验,以便把我们古老而现代的泉州建设成生态更优美、居住更宜人的滨海山水园林城市。
  谢谢大家!
(中国水网根据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编辑:谢晓慧

  • 微信
  • QQ
  • 腾讯微博
  •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人参与 | 条评论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s://www.h2o-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水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