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信息公开,各地市应将黑臭水体名称、责任人、达标期限、整治进展及效果等信息在当地主流媒体公布,接受公众监督。建立长效机制,开展水体日常维护与监管工作。确保长治久清。2017年年底前,实现水面无大面积漂浮物,水岸无垃圾,无违法排污口,银川市消除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2020年年底前,全区完成黑臭水体治理目标。
三、推进农业农村污染防治
(一)防治畜禽养殖业污染
优化畜禽养殖业空间布局,按照农牧结合,种养平衡的原则,科学规划布局畜禽养殖品种、规模、总量。科学划定畜禽养殖禁养区,2017年年底前,依法关闭或搬迁禁养区内的畜禽养殖场(小区)和养殖专业户。
推进规模养殖场(小区)开展畜禽粪污综合利用和污染治理,散养密集区要实行畜禽粪便污水分户收集、集中处理利用。新、改、扩建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小区)要实施雨污分流、粪便污水资源化利用。总结示范推广种养结合能源生态型、达标排放能源环保型以及循环利用、集中处理等畜禽粪污处理综合利用模式和固液分离、干粪发酵处理、污水处理等实用技术,推广高效堆肥、沼液沼渣综合利用等技术,提升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水平。加快粪污存贮及处理设施建设,到2020年,规模化畜禽养殖场配套建设粪污贮存设施比例达到85%,综合利用率达到90%。
(二)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
全面落实“一控两减三基本”要求,实现化肥农药零增长。全面推进测土配方施肥工程,加快推广水肥一体化施肥技术,改进施肥方法。推广应用有机肥料,加大商品有机肥,沼液、秸秆还田等有机养分替代力度,实现化肥减量增效。集成推广适合不同作物的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模式,加快绿色防控技术的推广应用。制定低毒、低残留农药品种推荐目录,示范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逐步淘汰高毒高残留农药。科学采用种子、种苗、土壤处理等预防措施,减少中后期农药施用次数,对症用药,合理添加助剂,促进农药减量增效,提高防治效果。到2020年,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覆盖率达到90%以上,化肥利用率提高到40%以上,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覆盖率达30%以上。
加强农田退水污染治理。沿黄灌区要充分利用现有沟、湖等,配置水生植物群落、格栅和透水坝,建设生态沟渠、污水净化塘、人工湿地等设施,净化农田退水及地表径流。
(三)深化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深化农村垃圾治理、改厕及生活污水处理、基础设施配套等农村环境整治项目。建立健全农村环境基础设施管理、运行长效机制,推行市场化运作、专业化管理模式,加强设施管护队伍建设,确保各类设施正常运行、发挥效益。落实县(市、区)人民政府主体责任,建立资金保障机制。充分发挥城镇污水处理设施的辐射作用,银川市、石嘴山市、吴忠市等有条件的地区积极推进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和服务向农村延伸。到2020年,实现建制镇和中心村污水处理全覆盖,污水处理率达到70%;70%的行政村实现污水处理,行政村垃圾处理率达到90%。
四、保障饮用水水源安全
(一)加快推进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
依法划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严格限制水源保护区调整频次,并依法进行调整。全面开展饮用水水源规范化建设,完善界碑、交通警示牌和宣传牌等标识。彻底整治一级保护区,拆除或关闭已建成的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重点整治二级保护区,禁止新建、改建、扩建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保护区划定前已建成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进行拆除或关闭,并视情况进行生态修复。逐步整治准保护区,禁止新建、扩建对水体污染严重的建设项目,保护区划定前已有的对水体污染严重的建设项目不得增加排污量并逐步搬出,准保护区或汇水区域采取水污染物容量总量控制措施。
开展城市应急水源建设工程,单一水源供水的吴忠市、中卫市要在2020年年底前,完成备用水源或应急水源建设。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继续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定期开展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源及供水水质监测。
(二)加强监测能力建设和信息公开
以水源空间布局为核心,优化调整上游水环境监测网络。建立覆盖全区的饮用水水源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各级环境保护、水利、卫生计生、国土资源、住房城乡建设等部门的信息共享。增加监测设备、开展监测人员技能培训等软硬件设施的建设,提升各城市的水源环境监测能力。5个地级城市集中式水源优先安装饮用水源自动监测设施,明确不同级别水源监测项目和频次,建立水源定期监测和随机抽检制度。构建水源、污染源、水质断面“一张图”,推进水源环境风险全过程管理,建立健全水源风险评估和预警预报系统,定期公布水源、水厂出水及用户水龙头水质监测信息,接受社会监督,防范水源环境风险。
(三)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与治理
加大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力度,保护区内实现科学种植,一级保护区内无新增农业种植和经济林,保护区划定前已有的农业种植和经济林,严格控制化肥、农药等非点源污染,并逐步退出。强化流动源管理,降低环境风险,提升水质安全保障。
五、深化水污染治理与水生态保护
(一)全面整治不达标水体
现状水质不达标的沙湖、清水河、渝河、葫芦河、茹河要根据水质考核目标要求,深入分析水环境问题,按照“一河一策”、“一湖一档”的原则,编制不达标水体的达标方案,明确达标时限、项目表、责任表,并通过网络、报纸等当地主流媒体向社会公开。加强重点工程调度,加快推进工程建设进度,确保水质如期稳定达标。
(二)综合治理重点入黄排水沟
制定排水沟综合整治方案,2017年年底前结合工业园区集中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城市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提标改造,全面完成清理、关闭排污企业在排水沟设置的直排口工作,在排水沟适宜地段建设人工湿地。2018年年底前全区12条重点入黄排水沟水质达到Ⅳ类标准要求。
(三)着力解决跨界水污染
编辑:赵凡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水网/中国固废网/中国大气网“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表、音频视频等,版权均属E20环境平台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E20环境平台保留责任追究的权利。
媒体合作请联系:李女士 010-88480317